当前的位置:网纵会展网 > 产业频道 > 焦点人物 >

王青道:预测2016中国会议业五大看点

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5-12-03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王青道 中国会议业发展这么多年,还没有任何一个年份像2015年一样,乱象纷呈。会议行业是实操性很强的行业,无论是作为运营管理工具的企业会议及活动,还是作为行业、学科交……

王青道:预测2016中国会议业五大看点
  ■王青道
  中国会议业发展这么多年,还没有任何一个年份像2015年一样,乱象纷呈。会议行业是实操性很强的行业,无论是作为运营管理工具的企业会议及活动,还是作为行业、学科交流工具或者平台的社团会议,都没有必要太虚张声势。拿“互联网+会议”来说事儿,也有些过了头。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还是不“+”,或者说怎么“+”,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问题,非要说出一百个花样来,恐怕也不容易。所以笔者不知道,这种在表面上大做文章的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那2016年的会议业又将会怎样?在此笔者预测五大看点,与业界分享。
  一是O2O。2015年是中国会议在线平台最热闹的一年。2014年算是预热,2015年达到高潮——给人的感觉是,除了O2O,中国会议业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关于中国会议O2O到底能走多远,是业界十分关心的话题。没有人敢轻易地给一个新生事物下结论,因为搞不好会落下“没有未来眼光”、“太过保守”等不利的名声。在前段时间举办的一次小型交流会上,当有人问酒店集团“会议O2O给你带来了什么实际利益”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说话;再问“O2O确实对你们没有帮助吗”的时候,大多数酒店的朋友表示“我们在观察”。实际上,你只需要问问自己,多半会有答案:会议在线平台到底为会议业解决了什么难点和痛点?如果你是从业者,你从中得到了什么益处?
  关于会议O2O能走多远的问题,与中国会议市场的结构有关。会议O2O市场价值的基础是中小企业会议市场,前提是不仅这个市场总量大,而且还可以被互联网标准化、模块化。可后来的运作情况却与先前的描述相去甚远。怎么办呢?那就开始寻求新的突破,搁置自己的在线优势,到客户那里与线下的会奖公司同台竞争;再就是完全改变思路,向金融领域进发,充当会奖公司资金的提供者。笔者在想,如果这条路走通了,那么究竟是金融业的成功,还是会议业的成功,再或是别的什么业态的成功?笔者不知道,但离尘埃落定的时间不会太远了。
  二是会议技术。笔者清楚会议技术很重要,但没有料到技术在会议行业也会被炒上天。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会议运营管理及服务的各个环节中,节省成本、提升效率、完成很多靠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还可以让枯燥的会议运营管理及服务,甚至连参加会议这件事儿,都变得很好玩儿,进而让更多年轻人热爱这个行业,让更多参会者享受开会的过程。这是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我们应该把关注的目光转移至那些默默地为会议业贡献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的人和他们的团队身上,并为他们送上更为热烈的掌声。
  三是经济下行与市场波动。会议市场既与国家、全球的总体经济走势有关,又与不同行业的市场变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笔者看来,经济下行对会议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中低端制造业受挫是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部分市场对于会议产业的贡献本来就不大。好消息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服务业所占比重突破50%。这无疑为会议业未来发展带来利好。另一方面,只要中国GDP保持一定水平,就不用过于担心会议市场会变得很糟糕,因为会议市场波动的曲线总体上是与GDP相同的。
  四是会议价值的回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会议组织方与参会者群体对于会议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于它的本来面目——追求会议内在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被价格或者别的东西所左右。粗放式的办会模式,正在逐步走向尽头。
  五是会议体验问题。会议目标的实现、流程的通畅性、服务的标准化与模式化,这些会逐步变成“标准配置”。会议参与者各方的体验,如线上的交互体验、线下的场景体验、专业服务与流程服务体验等,将成为决定会议品质的关键。
  当然,从关注会议目标的达成,到关注更多的东西,尤其是关注参与者各方在会议中的感受,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必须要马上开始。
  (作者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会议》杂志总编辑)

投稿到该栏目 | 展会入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

你可能还喜欢
也许您感兴趣 更多
产业新闻 - 焦点人物 - 会展知识 - 会展营销 - 展商名录 - 会员专区 - 新闻中心 - 品牌展会 - 会展视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