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tourgoedit来源:未知 发表时间:2014-08-15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作为服务于经济贸易的展览会,自然会有经济指标。展览业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一个行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也会有反映行业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英国有不少展览公司是上市公司……
作为服务于经济贸易的展览会,自然会有经济指标。展览业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一个行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也会有反映行业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英国有不少展览公司是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必须按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定期公布反映经营业绩的经济指标。
因此,经贸展会无论其主办方是谁,展会都会有反映经营管理结果的经济指标,或者说是经济数据。
官办展会所在意的经济指标,主要是展览面积、观众人数、现场签约金额和拉动其他消费的金额。问题在于,官方在意的不是统计意义上的指标,而是在意反映成就的“高指标”!
何谓“高指标”,就是由数据显示的指标要“高大上”。
如展览面积,必须要大,3万、5万平米不过瘾,8万、10万平米不嫌多;
如观众人数,必须要多,10万人次常见报端,而且年年看涨;
如现场签约金额,必须要高,从几十亿元到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令人浮想联翩;
如拉动其他消费的金额,必须要高,不能低于1:9,据说有的测算可以达到1:20!
如果展会的这些指标确实飙高,当然可以认为展会确实办得好,为经济发展出了力,也为展览业长了脸。
但是,不少官办展会所宣传的这些指标,“注水”的招式太直白了——
许多号称10万平米展览面积的特大型展会,展位摆放稀拉,往往是弄几个展馆撑住门面,其他展馆就看不得了。还有一种撑面积的方法,就是前门或靠近主通道的展馆的展商展品与展会主题相关,后面或偏离主通道的展馆“放开招商”,以致展商展品与展会主题无大关联。
许多展会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的观众人数、现场签约金额和拉动其他消费的金额的指标,经常令人匪夷所思。有的违背基本常识:如某地展馆可供展览的面积不到5万平米,但政府每年举办的商品交易会展览面积总是大于5万平米,而且报道的观众人数一路攀高,今年竟然达30余万人。试想3天展会,展会现场供观众参观的区域不会大于2.5万平米,每天展览7小时,假定每名观众在展会停留1小时,现场会拥挤成什么状态?至于展会现场签约金额,如果是指展商与观众的交易,请问如何统计?如果指主办方专门安排的活动,那即便是“表演”!因为大额的投资或贸易合同不可能在展会期间短短几天谈成敲定,只能是把以前达成协议的合同拿出来“表演”签约。许多外商抱怨,项目都在建设了,居然还要我们一再签订投资协议!展会拉动其他消费的金额更是糊涂账!展会对于城市服务经济的确有拉动作用,但媒体报道的官办展会拉动消费金额的数据,几乎没从见过公布统计来源。
官办展会喜欢“高指标”,与中国官场长期以来追求发展高速度、以“GDP”论英雄有关。另一个原因是,展会是可视产品,易于形式主义发挥。而且许多官员尤其是高管,以为官家力量法力无边,调集资源弄个大型展会易于反掌,故而先就定调“高大上”,以致操办者不得不违心“做大”。
官办展会追求的“高指标”,不符合市场规律和展览业规律,而且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18大新政已对官办展会的形式主义问题有所查究,但由于体制弊端,这方面的问题依然严重。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