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网纵会展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动态 >

第十二届义乌文交会落幕 小商品之都寻找文化向心力

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7-05-04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第十二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法国、德国、希腊、西班牙、南非等60多个国家的文化企业,参展国家数量为历届之最,国际影响力越来越远。 一座小城办这……

  第十二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法国、德国、希腊、西班牙、南非等60多个国家的文化企业,参展国家数量为历届之最,国际影响力越来越远。
  一座“小城”办这样一场文交会,殊为不易。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12年间,为了给小商品穿上“文化衫”,义乌做了什么努力?与文化共生,又能给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
  ——编 者
  4月30日落幕的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为期4天的展会吸引了境内外采购商及观众83458人次,44个贸易团队参会,现场达成采购与合作意向2200余个。汇集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在内的85家国内博物馆、美术馆,展示全国文化文物创意产品的优秀成果,实现交易额1039万元;采购洽谈会现场成交额达7500万元;动漫衍生品授权交易活动实现授权金额2.45亿元。
  以前做产品,现在做创意
  “不倒翁”茶杯、补水仪、手触离子灯、水舞烛……在国际商贸城的义乌小样达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区中,一系列外观时尚、设计新颖的家具产品引得顾客纷纷驻足。
  观察近几年的文交会,商品越来越新颖别致,文化渗透力越来越强。
  义乌有着发达的商品资源,集聚着7.5万个商户、25万家中小企业,号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过去,义乌小商品一直是单纯生产加工,没有自己的创意设计,附加值很低。想要转型,义乌必须摆脱创意设计缺失、文化味不足的短腿,但困难重重:当地的文创团队虽说不少,但大多被市场牵着走,创意水平不高,而且更多商户习惯了模仿。义乌创新设计产业协会会长李丹坦言:“时间一长就被人家仿造走了。”
  “迈出第一步是最难的,因为创意、设计不会在短期内给商家带来利益。”义乌法蓝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运营长助理王超男说,公司自2015年入驻义乌国际商贸城以来,目标是为小商品厂家、商户提供一个和设计师对接的平台。现在,越来越多小商品生产商看到了“文创”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义乌商人喜欢“捂”客户,生怕被竞争对手抢了去。可在信息高度流通的今天,这种“捂着掖着”的模式显然已经行不通了。香港依依布舍文具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风军深有体会:“现在的顾客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质量过关,而更看重产品的实用性、美观度以及别出心裁的设计。”
  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一直很欣赏工匠精神,“我笃信创意改变生活,在小商品中注入情感要素,就能在用户与产品之间形成连接。”
  “下一步,企业要注意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形成主题化、系列化开发,深化文化和产品之间的关联。”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小商品要变成文化产品,创造自己的IP(知识财产),通过IP来推动商品销售。”
  “此外,小商品创意版权保护工作必须重视起来,版权是文化创意的核心,不保护,就没办法让义乌的创意力量生生不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说。
  今天,越来越多的义乌商户相信这一点:以前做产品,现在做创意;以前做日用消费品,今后做精神消费品。
  文化不只是标签,更是好生意
  来到文交会的强烈感受就是,文化走向市场的步子越来越快。
  4DX、数码版画、陶瓷油画……新技术、新概念让人目不暇接;老字号也不甘寂寞,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85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带着自家开发的文创衍生品,塑造了文物的新生命。
  对非遗的关注也一如既往,今年文交会特设“非遗和工艺美术展区”,为东阳木雕、桐乡蓝印花布等非遗的传承保护和二次开发搭建优质平台。此外,浙江省非遗衍生品生活主题馆以“再现·再造·再生”为主题,强调非遗衍生品与大众生活、商业贸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美院打造的“最设计”展区更是首次将设计课堂搬入展厅,客商、顾客在选购商品的同时能看到一件件文创产品的“生产流水线”。
  有制造缺“智造”,一直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烦心事。想更上一个台阶,创意设计往往是“胜负手”,这也是义乌历届文交会持续的发力重点。今年的文交会设立IDE创新设计展区,围绕“融·新”主题,以科技、技术、时尚、潮流、匠艺、生活等方面连接相关设计行业,推动义乌本土设计与国际设计的交流合作;发展创意设计行业,核心是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本届义乌文交会为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中54名设计师和28家单位的167件项目和实物产品“牵线搭桥”,促成设计作品向产品转化。
  有了文化内容,产品议价能力更强了。据了解,前11届文交会的累计交易额达382.16亿元,累计外贸出口额达230.76亿元,观众超过90万人次。文化不只是好看的标签,更是一门好生意。
  商业传统的发展与转型,也塑造和影响着城市气质
  在义乌做了23年年画生意的楼宝娟,近几年获得了中国梦商品的授权。她将中国梦元素与年画无缝对接,100多款中国梦商品,3年卖了1500多万张,附加值平均增加20%,这就是她的“文化生意经”。
  精明的“楼宝娟们”熟谙文化与生意间转化的精髓。一张普通的纸,绘上民俗图案后身价倍增,这正是小商品嫁接文化后产生的魅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义乌市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从业人员30万人,是浙江乃至全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基地、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
  在转型当口,义乌人开始思考,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文化特质究竟是什么,文化根基在哪?难道,只是那如山如海一般的小商品吗?
  前不久,在浙江卫视播出的一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火了,义乌人津津乐道。在他们看来,“鸡毛换糖”传统所反映出来的奋斗精神,正是义乌的文化向心力。深厚的商业传统为义乌的文化发展框出了大致的轮廓与方向。“义乌小商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识别这个城市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范周说。
  除了商业传统,义乌还是千年古城,颜乌故里、二乔故里、骆宾王墓、容安古堂等文化资源像珍珠般串兜在义乌大地上,传统底蕴丰厚。“文化是城市之魂,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范周表示,城市如果要可持续发展,精气神一定在文化。“义乌文交会搭建创意与产业碰撞的平台,这里不单单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秀场。当创意设计与文化产业相遇,呈现的是一种融入生活的时尚理念,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从小商品之城,再到“产品+文化”,最后到城市的气质塑造。当12岁的文交会与义乌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城市与文化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就更加值得期待。

投稿到该栏目 | 展会入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

也许您感兴趣 更多
会展视频更多
2017深圳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 人展览会 Shenzhen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Robot Exhibition 2017 时间: 2017 年 9 月 19 日- 21 日地点
乘国家政策之东风,携技术进步之优势,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短期内实现量质起升。2015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继续领跑全球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ITMA ASIA + CITME)由“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和“ITMA ASIA” 联合而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