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10日讯 这两天,龙虎网上一位网友先后发的2篇帖子:“南京何曾来的有轨电车?——质疑南博‘民国馆’”和“‘民国馆’有轨电车风波缘自院方疏漏”,带火了南京博物院“民国馆”里的有轨电车。除了有网民专门跑到民国馆去参观一番外,那辆备受争议的有轨电车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网友质疑:有轨电车展览“玩穿越”存有疏漏
记者昨天联系上了这位网名“老家在顾楼”的网友。该网友表示,他已经退休,目前在南京档案馆帮忙整理一些史料。据他了解,过去南京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各类交通工具应有尽有,唯独就少了这有轨电车。这位网友同时强调:“我打小就生活在南京。小时候当别的城市出现有轨电车的时候,特别希望在南京也能坐上,可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老家在顾楼”认为,南博的民国风情一条街如果展示的是民国风情,有轨电车的存在当然无可非议。但关键在于南博现在向游客展示的是南京风情,有轨电车的出现,会给不了解南京历史的人带来误导,“尤其会误导青少年,让他们误以为这是上世纪30年代,南京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作为一个权威的知识传播机构出现这样的疏漏,我觉得影响不好,希望南博能重视起来。”
南博解释:并非所有文物均来自南京本地
对此,南博表示,民国风情一条街展示的其实是全国范围的民国风情,文物均为从全国各地民间征集而来,都是民国时期的文物。因为地处南京,所以当初在规划设计的时候,融入了不少南京元素,有比较浓厚的南京味,故而引起了那位网友的误会。
南博,作为免费对外开放的文化场馆,一直深受大众欢迎,春节期间人气爆棚就是最好的证明。据了解,自南博2月1日(正月初二)开馆以来,日均客流量均达1.4万人次左右,为平时双休日的2倍左右。很多外地游客都把南博作为主要游览对象,甚至还有上海、天津、山东、武汉等地的游客专程慕名而来。
南博,已经成为南京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地标。
专家:有轨电车的争议事件其实是好事
南博民国馆有轨电车的争议事件,在南京文化圈里的人看来,其实是件好事。
民俗专家王永泉认为,通过这件事反映出我们的文化展览还是办得太少了。民国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很多常识性的知识人们却并不了解,这值得我们反思。应该借此机会加强对民国知识、民国文化的普及。此外,不仅仅是民国知识、民国文化,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知识也应该得到弘扬。
据悉,为了让前来南博的游客都有不虚此行之感,春节长假期间一直到2月底,南博特地安排了多场文化活动。在非遗馆小剧场,14日(元宵节)、15日、22日晚7点半开始,江苏省演艺集团的演员们,将分别带来杖头木偶戏、元宵节晚会《梨园芳华》、京剧专场、锡剧专场。
南博的文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专家认为,仅仅只靠南博一家挑大梁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的文化场馆也要多多行动起来。
反思:让免费文化大餐再多一些
在南京,大多数公共文化场馆从2008年开始便已陆续实行免费开放。比如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等。
不过,免费的文化大餐永远也不会嫌多。
当然,也有人会说,文化展览办再多也不一定人人捧场,还不如集中精力办几个精品展。
也是,看车展的人往往比看文化展览的人要多得多,毕竟香车美人,谁不爱?
成年人平时忙于工作,假日忙于娱乐休闲。社会公众日益浮躁的心态,已使传统文化日益淡出公众生活。学生们平日忙于学业,假日忙于“进班”,也无暇看展览。但在记者看来,只要有免费的展览,就一定会有人去看。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喜爱这种精神享受的。学生们在课余之时,也一定会乐于走进这种精神的乐园,与家长一同享受天伦的同时也一并享用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