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记者鲍文娟
为期一周的香港书展将于今日闭幕,香港湾仔的香港会展中心人山人海,夜间灯火通明。这场书展完全亲民,无论是何种年龄段、何种口味,均可在其中大快朵颐。作为书展的重头戏,本届香港书展邀请了内地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多名作家前来演讲。前日晚的会展中心S211会议室,席慕蓉、李黎、舒国治、王安忆、潘国灵、林俊颖、安意如七位蜚声海内外的作家同台朗诵,这堪称当今文坛的一段佳话。
7位作家同台朗诵
在书展上,纯文学依然得到追捧,朗诵会座无虚席,不少观众听到一些片段潸然泪下。朗诵会开篇就是席慕容。在口传文学的年代,靠的是记忆传承,为此她建议与会者不要看文字。
席慕容的朗诵语调沉稳有力,透露着深情,她首先用粤语朗诵一首白居易的《琵琶行》向童年时期的香港致敬,而后诵起其经典作品《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500年”。这首久违的诗歌令不少现场的人落泪。随后她又背诵了《旁听生》和《蒙文课》,缅怀自己的故乡内蒙古高原。
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擅长于朗诵,也不是所有作家的作品都适合于朗诵,但是这种自己写出的文章缓缓读出,听众总能报以微笑的理解。李黎诵读的是《母亲回家》和《我带爸爸回家》。舒国治的《香港独游》文字凝练老道,微言深意,然而朗诵起来却并不容易。《长恨歌》作者王安忆书中对于俗世热闹的描摹,对男女情爱的勾画,总是能给个体以慰藉。前日晚,她朗诵的《恋人絮语》细腻婉约,仿佛将听众带入了都市上海。
席慕容:跟童年报告“我回来了”
讲座是香港书展每年的重头戏。当天晚上席慕容也作客书展“名作家讲座系列”,以“原乡和我的创作”为主题与书展的观众进行交流,可容纳约五六百人的演讲厅座无虚席,年近七旬的她沉着优雅,语音沉稳有力又真诚。她童年曾在香港湾仔度过,她笑谈说数十年后回来在这里演讲是跟童年报告“我回来了”。
祖籍内蒙古的席慕容,深情讲述草原文化对自己写作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她于1943年10月15日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蒙古语名为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容”是“穆伦”的谐译。46岁之前,她从未到过蒙古高原,昨日她回忆第一次回到那里的时候,她大叫起来,觉得自己曾经来过,“故乡的空间一直在身体里”。在她看来,所谓故乡是爱过你,对你有期许的人所待的地方。
她还从故乡的角度分析香港书展为何人气如此之高,“为什么书展这么多人?因为香港人已经习惯很安静地面对一切变动,无论是灾难还是不合理,但只有在这里才是香港人的故乡,因此无论是否合理,均要走下去直至其慢慢合理。”
在演讲现场,她又朗诵了一遍《一棵开花的树》,而后又是《出塞曲》,当朗诵到“黄河岸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时,她当场哽咽落泪。朗诵完,全场掌声经久不息,向这位依然优雅的诗人致敬。席慕容说,她已经不是三十年前的席慕容了,“我回不去了。谢谢你们来看我,听我念一首三十年前的诗。”
书展设立“人间净土:走进敦煌莫高窟”展演区
带你“穿越”到敦煌莫高窟
本报讯 (记者鲍文娟)正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第24届香港书展上,除传统摊位外,今年还特设了三个专区,其中“人间净土:走进敦煌莫高窟”多媒体展演区尤其受到观众青睐,成为香港书展新看点,展示了先进电子技术保存珍贵文化的可能性。
步入放映棚内,戴上3D眼镜,巨大的360度环形投影,使人忘却了置身于人潮涌动的香港书展,“穿越”到了千里之外的甘肃,置身于莫高窟220洞之中。随着解说,每一个斑驳图片的细节被放大,得以欣赏石窟内每个细节。这些细节即使亲身在敦煌莫高窟现场观看也未必能如此清晰。而立体动画特效则可以让画壁上的舞者浮于空中,跳起传入宫掖靡长安的胡旋舞,一瞬间仿佛已经残损不堪、色泽剥落的壁画焕发生机,成了一幅流动的场景。
这些现场的重现得益于香港艺术家以及动画工作者进行重绘、修复以及为壁画关键元素重新上色等,制作立体动画以及编排舞蹈。据悉,此次展览是由来自香港城市大学互动视觉及体现应用研究室、敦煌研究院及香港敦煌之友的30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历时6个月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