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山城通化,群英荟萃,嘉宾云集。历时2天的首届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10月14日落下帷幕,获得圆满成功,得到了与会客商、嘉宾的高度评价。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说:“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作为国家级唯一的中医药产业专项博览会,将产业基地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同科技研发总部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开创了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新思路。这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拉动区域经济、扩大流通,促进通化市和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亮点之一:搭建了医药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平台。为全面落实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快发展医药产业”、“围绕长白山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和基源药物开发,加快实施中医药产业推进工作”任务与要求,通化市依托资源等优势,创新医药产业升级平台,会上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批准立项的项目中国中医药产业展览交易基地正式落户我省。中草药交易中心、中医药展览区、中医药科技研发区、中医药国际商贸中心、中医药企业总部办公区等15个功能区,中医药产业商务信息、中医药企业品牌孵化、融资信贷、检测鉴定等10大服务体系,开启了我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新模式的先河。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镜源评价说:“通化增添中国中医药产业展览交易基地这个平台,无疑将为推动中医药事业迅猛发展增加一份力量。”
亮点之二:搭建了投资贸易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运筹于平台之上,落子在热土之中。本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按照“基地”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新模式,组织了区域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北京同仁堂、步长集团、中舜集团等知名企业参会。许多企业代表了解了通化资源、产业、交通等优势后,纷纷表示今后要利用“基地”这个全国性的平台,加强与通化、吉林省企业的合作。推介会现场,有6户企业对接,成功签约3个项目,金额达39亿元。
亮点之三:搭建了医药产业科研创新发展的平台。创新,是产业升级跃升的内在动力。从我省的名牌中药“斯达舒”、“万通筋骨片”、“苦碟子”注射液等来看,中药现代化无疑是中医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中医药产业展览交易基地集聚的国内中医药科研人才团队、国医大师团队,不仅为我省,也为全国的中药现代化建设搭建起创新的平台。 东宝集团总经理程建秋说:“这个平台的搭建,解决了企业自身想要解决而却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
亮点之四:搭建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平台。会展(www.vanzol.com)上的中医药文化展区,从古代神农氏、李时珍、张仲景,到现当代的程莘农、孔伯华、温长路等国医名师的介绍,令参观者敬仰。“苍生大医”、“古迹寻踪”、“本草荟萃”、“杏林墨香”四大板块展示的中医药文化,更是彰显中医中药历史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与一般博览会不同的,本届博览会还组织了产业高峰论坛、国医大师论坛和中医养生讲座。国医大师温长路教授、陆广莘教授等10余位中医名家讲解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后,10余位“国医”还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坐堂”,为当地300多名患病群众义诊。一位李姓患者激动地告诉记者:“做梦都没想到的事,在家门口就能让名医给瞧病啊!”
亮点之五:搭建了医药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平台。博览会上,总投资20亿元的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开业运营、吉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挂牌,填补了我省乃至东北地区大型现代医药商贸物流产业的空白。通化市市长田玉林告诉记者:“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九州通和振国养生谷的正式运营,补齐了通化医药工业、医药商贸、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中药材基地、健康产业和医药文化‘七位一体’医药城建设中‘医药商贸’和‘健康产业’的两块‘短板’。”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负责人卜东升介绍说,以前由于通化现代医药商贸物流的缺失,导致本地及周边药农种植的中药材、药厂需要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都依赖域外市场,产业链条不完善。引进国内医药商业巨头之一的九州通加盟,利用其成熟的模式、渠道建立的功能齐全的交易基地,就可解决药农、药厂“三头在外”所致的效益不高的问题。九州通集团副董事长刘树林说:“我们看好通化的资源、产业集聚、区位交通等优势,利用‘基地’平台打造‘北药’南下,‘南药’北上和进出国际市场的便捷通道。”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亮点纷呈的首届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呈现了一个中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合作领域广阔的潜力“基地”,开创了中医药产业升级的新模式。记者 王忠先 江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