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网纵会展网 > 新闻中心 > 会议资讯 >

辜胜阻:中三角崛起有利于实现稳增长

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2-09-16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2012年7月6日-8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上图为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

  “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2012年7月6日-8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上图为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2012年7月6日-8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上图为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微博)。

  以下为演讲实录:

辜胜阻:中三角崛起有利于实现稳增长媒体来源:新浪财经

  辜胜阻:尊敬的王省长、各位企业家、各位领导。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中三角”成为“稳增长”和“调失衡”的新引擎》。

  我们知道当前“稳增长”是政府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经济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但是我们也面临着结构失衡的困惑。在结构失衡方面,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板块的失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三角的崛起不仅可以成为“稳增长”的新引擎,而且可以成为调整这种失衡的重要抓手。本会的主题是从珠三角、长三角到中三角,要认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从英国到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的沿海地区的情况。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上发生过产业转移的国家,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保持了100多年的独霸地位;后来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美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品牌中心;20世纪六七年代,日本掀起制造业发展的高潮;20世纪60-80年代,欧美日集中发展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及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及拉美转移;20世纪80年代之后,亚洲“四小龙”国家的产业向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迅猛增长,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现在我们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三角正面临产业的第五次转移机遇。

  美国现在非常担忧它们的制造业。奥巴马邀请经济学家诊断美国经济,提出了要“再工业化”战略,要壮大实体经济,扩大就业机会。奥巴马还鼓励支持海外制造业的回归。我们看《乔布斯传》(微博),现在苹果在中国有70万工人和3万工程师。奥巴马之前和乔布斯有一次对话,问“为什么这些工作不能在‘家’完成”,乔布斯回答“因为在美国找不到这么多工程师。”中国拥有美国无法比拟的廉价工程师队伍。苹果高管曾估算,指导参与iPhone生产的20万装配线工人需要8700名工程师。在美国招聘到这么多合格的工程师和工人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看日本,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为什么日本经济会停滞、徘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化以及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房地产在疯狂的时候,房地产的理论价值相当于GDP的2倍,有人说当时的东京可以买下美国。

  沿海的产业转移现在面临四个“1/4”“腾笼换鸟”,1/4在转型升级,1//4在转移到内地,1/4转移到海外,比如向越南等,还有1/4将被淘汰。新一轮的经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的产业转移,统计下来,就数以万亿计,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将沿着两条线路:第一条是广东和福建,向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等地转移;另一条是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地区向江西、安徽、湖北地区转移。

  我们看到产业向中部成功转移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富士康内迁河南,从1-5月份,中西部外贸逆市飘红,东部地区增长乏力。郑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河南省进出口总值达148.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其中,富士康集团下辖企业实现进出口75.1亿美元,占河南省进出口的50.6%。河南为什么增长最快?这得益于富士康内迁。

  从现实来看,现在最现实的是稳增长,在经济下行时期,谁是中国的新引擎?政府现在加快出台“稳增长”的对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当前形势下,中国迫切需要稳增长的“新增长极”,而中三角的崛起不仅有利于实现稳增长的重要目标,也有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是8.1%,是2009年二季度以来,12个季度中最低增幅。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是9.3%,是2009年二季度以来,13个月中的最低增幅。汇丰6月PMI初值48.1,低于5月终值48.4,再创7个月来新低。这个数据公布之后,引起全国的油市、股市多市场下滑。

  在实体经济方面,实体经济要素投入下降,主要表现在用电、用钱、用人三方面。过去讲中小企业面临“三荒”:电荒、钱荒、人荒,现在这种情况在改变。“企业融资难”正在向“银行放贷难”转变。最新调查表明,5月份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整体接近零,存款则继续流失2000亿元左右。在“企业融资难”正在转向“银行贷款难”的同时,“企业用工荒”正转向“工人就业难”。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比刀片还要薄”的利润迫使大量企业放弃实业,用电需求、融资需求和招工需求萎缩。此外,企业发展还面临双重困扰,即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产能过剩”困扰,资金链面临着“三角债”困扰。

  在政府调控方面,地方政府财力急剧下降,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资金链面临着断裂的风险。1至4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5%,增幅同比回落18.9个百分点。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面临着“稳增长”和“控房价”的“两难”选择。现在三大城市群的房价很高,地方政府调控难度很大,我们讲的长三角、中三角和环渤海的政府都面临这个问题。房地产市场一头连着投资,另一头连着消费;一头接着实体经济,另一头接着虚拟经济;一头与地方政府财政紧密相连,另一头与开发商、银行、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所以房地产的调控考验政府的智慧,如何在挤出房地产泡沫和防范风险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我们如何稳增长,关键看三个变量:出口、消费、投资。出口是一个很难改变的变量,消费是一个好变量,但是,是一个慢变量;投资是个快变量,可以力挽狂澜、立竿见影,但是现在不能再靠类似“四万亿”的政府公共投资。关于稳定经济增长,当前社会上有两大类、七种观点。一类是主张用老办法来稳定经济增长,包括两种观点:一是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用新“四万亿”或小“四万亿”;二是放松房地产调控。另一类是主张用新办法来稳定经济增长,包括四种观点:一是激活民间投资;二是促进消费;三是对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实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四是把减税费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五是利用后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比如,推动中三角的崛起。老办法是不可行的,而在新办法中,扩大民间投资应成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其次是在货币政策上定向地向小微企业宽松,还有把减税费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最后是中三角,利用后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把后发地区培育成新的增长极。我觉得中三角的讨论有利于这一点。

  我们看看典型城市的主要指标,王省长已经讲到了,现在看中三角的武汉、南昌、长沙,第一季度GDP都超过10%,长三角的几个城市都在7%,“中快东慢”、“西快东慢”的格局非常明显。所以中三角有望成为稳增长的新引擎。

  怎样使中三角成为“稳增长”的新引擎?

  一、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步伐。我觉得武汉长三角有五大优势:一是得水独厚。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汉江、赣江、湘江等重要支流在中部地区与长江交汇,不仅为两岸城市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为航运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得科(技)独厚。科教资源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主要的科教中心和智力密集区,其人才储备量和科研能力占据了绝对优势,是中部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人才培养地和输出。三是得中独厚。中三角地区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中转性”和“过渡性”的区位特点明显,具有显著的市场辐射力。以武汉为圆心,1000公里为半径,可覆盖11亿中国人口,3小时高铁圈内,聚集着数亿人口。四是得农独厚。中三角农业基础好。五是成本优势明显,对房地产的依赖和泡沫包袱比东部少同时,中三角发展面临城镇化加速发展机遇、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机遇。但我们还要改变几个制约因素:外向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高新化和集群化偏低,金融体系建设滞后,企业家人才匮乏,内陆文化观念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举办中国企业家论坛非常及时。

  二、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让创新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30年来我们靠“三大红利”打造了“中国的辉煌”:人口红利、制度红利(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开放倒逼改革三大改革形成制度红利),还有土地红利。但主要是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当前,土地红利难以为继,人口红利也难以为继,未来要靠改革产生制度红利和创新技术红利作为中三角新的动力体制。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一方面可以实现城镇化量的扩张,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质的提升。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长三角是世界性的城市群之一,珠三角也要打造世界性的城市群,而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大大滞后于东部,特别是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60%以上,湖北高一点,超过50%,湖南和南昌都不到50%,这种滞后本身是一种潜力,城镇化的支撑对未来中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一个是实现量的扩张,另一方面通过城市群的建设,提高城市化质量。

  四、加快金融产业、旅游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及其它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当前世界旅游业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中已达到8.25%,超过石油出口收入的6.5%、汽车出口收入的5.6%和机电出口收入的4.6%,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中三角联手发展旅游产业大有可为。

  我的结论:中三角要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一要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实施新型工业化;加快新型城镇化,通过城市群建设使城镇化不仅有量的提升,而有质的飞跃;二要促进科教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把科教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三要在发展好现有产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旅游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四要加快城市群内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力建设,构建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多层次发展协调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城市郡的建设要高度重视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的问题,实现产业上互补,行政上协同。

辜胜阻:中三角崛起有利于实现稳增长媒体来源:新浪财经播放视频

投稿到该栏目 | 展会入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

也许您感兴趣 更多
会展视频更多
关于Homelife全球系列展 Homelife全球系列展布局波兰、土耳其、南非、约旦、巴西、哈萨克斯坦、埃及、阿联酋、印度九个市场
2016年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时间: 2016年6月18日-21日 地点: 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规模: 10万平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橡塑胶及包装展 18thDMPChinaDongguanInternationalMouldandMetalworkingExhi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