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网纵会展网 > 新闻中心 > 会议资讯 >

徐经长:中国会计国际化核心是市场化

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2-09-16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徐经长(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办的“2012(首届)中国财务管理全球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徐经长(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办的“2012(首届)中国财务管理全球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徐经长。

  徐经长:谢谢瑞君教授,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中国财务管理全球论坛上有这样一个跟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今天讲的主题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认知和反思,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因为今天我们多数嘉宾都来自于实务界,所以我想就这个问题跟大家进行讨论,可能也非常有意思。

  认知就是怎么样去认识、把握我们国家近几年的情况,当然更长远一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我们可能从很多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想把一个核心的理念提炼一下,那就是要坚持市场化,认知就是坚持市场化的一个过程,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个是简单地从会计制度到会计准则给大家做一个回顾,第二个是从会计的目标体系到我们的财务报告体系,再讲一下它的市场化问题。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从会计制度到会计准则,同时我在这里列了几个题目,中国大学的会计教育,中国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每个题目包含的内容太多,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想从我自己亲身的一些经历和了解的一些情况,从谈感受的这个角度来讲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是80年代中期上的大学,计划经济,会计制度体系,我们当时有一门课程是上海财经大学罗教授写的,这本书叫《资本主义企业会计学》,我在很多场合都讲到,今天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我们整个准则体系,我们整个会计实践,实际上都是那门课程当中所讲的,但是是不是资本主义会计呢?市场化到底怎么去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非常敏感,也非常尖锐,面临很大的挑战,我想这个问题可以推而广之,到整个中国经济的理解。会计是一面镜子,我们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才是我们会计比较有价值比较有意义的地方。我们应该生活在一个会计的盛世,我们那个年代说会计情况完全不一样,我们在大学学的是会计,但是回家如果人问你在大学学什么专业,我说我们学经济,好象什么都懂,如果说学会计,好象上的不怎么样,那时候大学是个精英教育,现在是大众教育,好不容易上大学,学一个会计专业,会计不就是帐房先生吗,我们单位小王小学毕业,父亲是车间主任,做什么?做会计,第一年做会计,第二年又做了一年,第三年就成为老会计了,小学毕业照样可以把会计工作做得很好。我们今天不一样了,今天这个会计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我们人民大学会计学的博士,我了解有到外语学院的,有到医科大学的,有到师范大学的,有到理工大学的,去当老师,当会计学的老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今天的会计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财经类大学和部分重点大学,包括我刚才讲的那么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学的专业,这是我们这个领域所面临的一个现状。我们这个职业性逢盛世,回到我刚才讲的这个话题上来,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大学学的就是会计专业,一直到现在专业没变,所以体会可能更直接,感受可能更深一些。

  回到我刚才讲的资本主义会计,那就是要讲借贷记账法,讲资产负债表,讲股份公司,我们那时候会感到很新鲜,怎么会有这么一些东西在会计体系中,今天大家很好理解,在过去那个时代理解这个很困难。后来大家觉得资本主义会计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在里面,很多大学教授把这门课改成西方会计学,刚才伊校长也讲到了,我们整个国际化进程,是在借鉴西方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再后来我们把它改成了国际会计学,我们国际趋同,我自己写过西方会计学的教材,写过国际会计学的教材,再到后来我们干脆取消了国际会计学,我们都一样,哪有什么国际和国内,所以不需要区分,大学的会计教育。我刚才讲的课程演变,实际上是我们国际化的一个缩影,这个国际化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我想它的本质还是市场化。

  会计教育涉及到很多方面,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展开讲,我主要讲一些点。中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在那个时期我们企业的会计实践,我们在做什么呢?我自己有这样一个经历,当时改革开放,我们搞了沿海14个城市,叫国外的资本进来,我们当时是一个资本输入的国家,资本进来就要提出很多要求,资本家带着会计师、税务师,会计师是高薪聘请,当时是八大会计公司,把这些人请来,坐下来,地方各种政策配套这都没什么问题,会计师要了解一下中国的会计政策,会计制度,就要我们就把会计报表翻译成英文,会计报表是会计最终的产品,我们任何改革最终要体现在报表层面。我们第一张报表就把国外的同行给难住了,我们是资金平衡表,我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专用资产,固定基金、流动基金、专用基金,基金和我们今天买的基金两个字完全一样,但是含义不一样,如果下定义,是专门用途的资金,那就是打油的钱不能买醋,专款专用,三大类里面有几十个,比如专用基金,我们今天讲很多问题,大家会觉得很可笑,这个钱不能随便用,什么时候用呢?到更新改造的时候才能用,把这块钱要存到存折上,不能动的,计划经济,更新改造资金怎么用,基金,资本主义会计的第一张报表就是资产负债表,这是我们会计一个演变的市场化过程,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金融资产,我们没有金融资产,我们右边没有负债,企业是所有的企业,我们要编所有权益的会计表,在计划经济下这是一个理念,没用,你从报表上就可以看出来。市场化之后,经济学界有个讨论,中国产权到底清不清晰,我经常讲会计界的回答非常简单,产权不清晰,产权是什么?产权首先是会计上所谓的权益,我们没有,我们搞了三个基金,那很麻烦。外国资本要来,国外会计师要了解中国的会计报表,怎么办?我经常讲,一个国家国际化的过程有两种趋势,一个是他们要本土化,一个是我们要改革开放,两种力量在推动着一个国家会计实践的发展。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八大会计公司到北京办事处之前,都要在香港集中培训三个月时间,请大陆教授给他们讲中国的基金会计,因为我们有几十个,人家第一张报表一打开,我这企业有十个亿,负债六个亿,所谓权益是四个亿,自己的钱四个亿,六个亿借过来的,我们多少钱是自己的,我们不告诉你,我们没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说所有的钱都是我自己的,也可以说所有的钱都不是我的,这就是没有产权的问题。所以三个月培训以后,国际上的会计师得出一个结论,在世界各个国家的会计当中,中国的基金会计是最高深莫测的,学不会,刚刚背了职工福利提取2%应该用于哪些方面,我们那时候考试就是考这个,因为你的工作就是做这些事,人家好不容易在香港背会了,我们又不提了,会计是这样一种会计,这是我们的会计实践。大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对不同的投资者要搞不同的会计制度,这个问题曾经有很多人批评,说外商投资企业凭什么要搞单独税务制度,大家把这个进程搞清楚,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你不改革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人家看不懂我们的制度,所以我们专门要搞一个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从投资者的角度到不同的制度,这是一种投资的歧视,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我们93年搞了借贷记账法改革以后,很多人写文章,借贷记账法很科学,总结出了十几个优点,我经常讲,记账方法,很多会计方法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增减记账法很好,我经常给EMBA的同学讲课,企业的财务管理,我们财务人员离董事会的决策还有多远,我们要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待会儿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我的一个认识。

  再回到我刚才讲的,在董事会这个层面的决策,财务人员怎么看,我们财务是非常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喜欢埋头拉车,不太喜欢抬头看路,所以我们今天的财务管理,我们一定要看大的环境,看企业的管理,看行业的发展,看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会计不是孤立的,会计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他是深深嵌入了我们企业管理。回到我刚才讲的,企业会计实践经过了这么样一个过程,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话题,会计实践不仅仅是我刚才讲的这些。但是增减记账法是不是那样好,资产负债表是不是有那么多优点,增减记账法,资金平衡表,服务于我们的计划经济,它有重要的意义。我们EMBA那些老总,或者我们企业这些管理者,我们财务人员经常跟他们讲财务的重要性,他们也很有兴趣,拿一本会计书看一看,一看借贷记账法就看不下去了,借贷搞不清楚了,增减非常好,从银行取了一千块钱,我们做账非常简单,现金增加一千,借贷记账法,你说借现金一千,贷银行一千,什么意思,方法本身很多时候是无所谓好坏的,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我们很多东西,讲我们很多优势,讲我们语言的优势。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这种勇气,没有这种自信,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

  我特别反对我们很多教授在很多不需要讲英文的时候,突然来几个英文的单词,这个交流有很多障碍,没有必要。但是你需要讲的时候可以,这个都没问题,但是不需要讲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语言非常好,语言就是沟通的,你的沟通的对象,你的交流的对象非常清楚你要讲的意思,今天我讲这种现象,大学的教育,企业的实践,我们政府政策的制定,都有太多这样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我们对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包括自己的会计文化,要有充分的自信。这个话题很大。

  第三个我想讲一下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国的理论研究要把它应用到实物当中,不是一个很直接的过程,我们经常会讨论或者批评,说理论脱离实践,到底是理论的问题还是实践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比如会计在中国教授把这个东西已经研究的很好了,但是它未必要到实践当中去应用,中国理论要到实践去用,那就是要有会计准则。我们国家的准则是一个法规,是一个规范,是一个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大家看这个和西方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异。待会儿我会讲,所以西化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搬的过程,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出很大的问题。人家是一个充分活力的市场,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是一个资本充分流动的市场,我们不是。会计原则也叫GIIP,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我们不是,我们就是你不接受也得执行,我们会计准则错了没问题,错了我们再改,这是我们的法规。我再讲我经历的一个事情,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老师就对西方会计学有兴趣,特别是我的一个同学在大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快速折旧,把西方这个东西介绍一下,我们觉得挺好。后来我们了解,实务界也非常欢迎,为什么呢?很多高科技的行业他自然使用寿命是十年,但是到五年的时候可能要更新了,你平均年限达到四年的时候折旧,补偿才40%,折旧这个话题又很大,我刚才说计划经济我们搞一个更新改造基金放在这儿。我在EMBA讲课,河北石家庄一个印刷企业的老总给提出来,我们有十台海德堡机器,我们折旧没提,说有什么问题呢?我想我们会计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折旧不提,折旧的意义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们搞更新改造基金到我讲的加速折旧,到会计准则行不行,财政部想,加速折旧,利润少了,所以不可以。我们93年搞市场化改革,下半年,一个半年的时间,当时财政部长在很多场合都宣传,我们搞会计改革,当年的财政收入,部分行业加速折旧,我们财政收入就少了几十个亿,当时几十个亿还是一个很大的数据,我们把同样的信息翻译成英文,老外又不懂,会计改革,怎么财政收入少了几十亿呢,有很多问题,所以今天怎么理解会计跟税收的关系,我们还有不同的认识。这些问题我林林总总讲了这些方面,都涉及到了我们从会计制度到会计准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所以我们要问国际惯例在什么地方。

  我这个图大致上是把美国会计准则演变的过程做了一个介绍,我们今天的会计改革的国际惯例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惯例。这个局面很遗憾到现在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对这个要有清醒的认识。会计准则的历史其实非常短,也就是29年和33年经济危机之后才开始搞改革,市场化,这是一个国际准则的过程,今天有两大体系,我们今天还要讨论,我们的国际化到底是按照美国的做还是按国际的会计准则做呢?我们还要看这两股力量比较发展的结果,我们要关注这些事情。这个是我们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演变的过程,这是这样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很多事,也反映了我们整个会计改革不断反复,不断博弈的一个过程。包括各个具体的会计准则,包括我们整个规范体系的建设,这里面都反映了很多问题,大致上我把从会计制度从会计准则这样一个过程做了一个介绍。

  接下来再来几个结论,一个是国际会计惯例的形成取决于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和影响,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到什么地方,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就会影响到什么地方。第二句话,会计是反应性的,我们既需要埋头拉车,又需要抬头看路。我们太专业,就会认为这件事情很神圣,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离董事会决策还有多远,很多时候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学术研究也在研究,是不是投资者真的是因为看了我们的会计报表,看了我们的财务报告,做了很多投资决策,是不是这样,这都是非常大的话题。

  第三,中国的会计国际化的过程,其本质是市场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市场化。

  第二,我想简单说一下,从会计目标到财务报告,这里面我想从理论的角度,怎么认识我们现在国际化的过程,特别是我们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我们会计讨论的跟会计准则有关的重大问题,我简单作了一下梳理,我画了两条线,我说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起点,很多问题的讨论都源于我们有两个目标。如果我们是一个目标,问题就好办了,两个目标就麻烦,就会导致很多混乱、碰撞,不同的意见。怎么认识这个问题?时间关系,我简单解释一下。我们第一个目标就是会计信息要给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但早期会计没有这个功能,我们现在也在讨论,会计是真实把这个企业的信息提供,还是我提供信息之后,信息使用者因为利用了这个信息,而作出了不同的决策,那个东西是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我要考虑那个问题,会计就会变得很复杂了,这是第一条线要思考的问题,我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成为我们会计准则的主流,主要对象,我们对相关性的讨论,我们对资产负债观的研究,包括中国的会计准则,我们都非常明确提出,会计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给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这个已经背离了会计的本质。我们学会计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会计是真实的反映,客观的反映,我把真实的东西告诉市场,这个贷款没有什么价值,我告诉了他就行了,会计的边界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如果把所有的责任都归集到会计这个地方,太简单了,很多东西都跟会计有关系,因为我们会计已经嵌入到企业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去了,你说哪个没有关系,都能说上关系。金融危机当然不是会计的问题,本质不是会计的问题,怎么看待这两条线,第二条线是受托责任,反映可靠性,尽量坚守历史成本,坚持费用观,这是两条线,这两条线我就直接把结论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如实反映,坚守历史成本,这是我们会计的边界,第二是会计已经嵌入到我们社会经济的环境当中,它需要适应环境的发展,来赢得自身发展的空间。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第二条线,受托责任真实反映历史成本,我讲的第二个结论,就是我刚才说的第一条线,决策相关,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观,我们到底坚持什么,选择什么,我们今天的会计更多的已经迫于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压力,已经背离了它的本质。我们在向另外一个方向在发展,大家对我们今天的会计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在我刚才讲的两条线当中,我们今天的国际准则更多是在选择第一条线,或者当他们两个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更多考虑第一条线。

  第三个结论,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政治化的过程,特定时期的准则只是我们基于特定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选择,没有完美的会计准则,那是一个理想状态,准则是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改变了会计的行为,实际就改变了企业的行为。我们有太多这样的道理,我们的会计政策,部门的调整,比如研发费用都计到管理费用,我们研发费用就会少了。我们企业合并到底用什么方法来合并,是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美国对权益结合法限制了12个条件,权益结合法,上市公司企业经营层不希望搞商用,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满足那12个条件,把我们很多交易进行设计,今天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再说一下反思,我简单讲两个问题,第一市场化不等于全盘西化。我们今天国际惯例来自于西方,但是全盘西化的认识可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的就是我刚才讲的,法律的环境,人文的环境,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主要体现在别人的准则是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我们不是。市场要相对比较发达,我们也不是,刚才有很多问题,特别关于刚才讲的会计目标,决策相关这个目标实际上要满足股本相对分散的,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这样的市场环境。其实我们现在不具备,我们的国有企业,现在我看到一个数据,我们国有资本一股独大,总体比例可能在95%以上。我们看一下资本市场的两类公司,创业板市场也是一股独大,加起来可能也得90%以上,所以我们产权改革讲了这么多年,其实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在产权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我们讨论公司的治理,那就是一个虚假的命题。董事会怎么发挥作用,大家想一想,一股独大,这个涉及到我们对董事会决策的认识,涉及到我们对会计信息的认识,涉及到会计信息对市场的影响。最近有人特别关注我们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质疑,结果我们研究发现,90%受质疑的公司都是通过反向部门进入市场。我们国家资本市场现在也呈现出同样的特点,我自己现在也是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委员,也有幸接触到了大量并购垂足的案例,我们并购重组实际上也都是对ST公司的重组,我在很多场合也讲到,当我们重组这个概念真正消失了,可能就是我们市场化的开始。美国发生的是大量的并购,而不是简单对ST公司一个业务的重组,是一个良性的,是市场主导的,我们并购重组我经常把它形容是一个病人,我们来看病,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反向部门也占非常大的比例。我们现在一家公司要进入资本市场,三个方式,一个创业板,一个主板,一个并购重组,市场化到底怎么认识,美国没有审核委员会,审核什么呢?你的公司可以到市场去,不行就淘汰,所以他有市场化的机制。你这个公司股价长期低于一美金,那就退市,你看市场机制。你的股东少于规定的人数,退市,并购重组要不要审核委员会来审核?不需要,市场化的机制。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讲市场化,但是市场化的路很远,所以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所以在并购重组当中,反向购买当中,这个是重大的会计问题,它的信息的需求和IPO到底有什么区别,问题很多,很多比较差的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因为IPO门槛太高,审核太严,要求太高,这个地方好。所以我们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的都是有条件通过,我们通过不外乎要他充分披露信息,美国对概念股最大的一个质疑,就是我们信息披露是不充分的,我们会计的理念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们有这样一些差距。

  总体来说,很复杂。从会计准则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特别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个是从交易基础到价值基础的变化,会计早期是交易基础,我们现在是搞价值的,麻烦。第二是从已发生模型到预期模型,我们要把预期那种变化考虑在今天的资产减值当中,大量的估计会运用在我们会计报表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分离,国际会计准则现在正在讨论三个问题,一个是收入,一个是租赁,一个是合并报表,我们今天的收入是要风险报酬的转移才能确定收入。我们今天的租赁是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国际准则是所有的租赁要有一部分资金转出去,合并报表,国际准则要把它改为控制为前提的合并报表,这个体现了我们会计准则很多理念上的变化,这是我简单说一下。

  第二个就是后市场化的会计问题,我简单归纳一下,包括我们今天中国企业同业控制、非同业空气,商用的理解,包括对关联方的理解,这些准则的变化,都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因为时间关系,我已经超时很多了,很抱歉,讲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投稿到该栏目 | 展会入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

也许您感兴趣 更多
会展视频更多
关于Homelife全球系列展 Homelife全球系列展布局波兰、土耳其、南非、约旦、巴西、哈萨克斯坦、埃及、阿联酋、印度九个市场
2016年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时间: 2016年6月18日-21日 地点: 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规模: 10万平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橡塑胶及包装展 18thDMPChinaDongguanInternationalMouldandMetalworkingExhi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