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2-09-12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一、候选理论名称 转轨时期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 高尚全、宋晓梧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高尚全同志提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
一、候选理论名称
转轨时期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
高尚全、宋晓梧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高尚全同志提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之后对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使用劳动力市场替代模糊不清的劳务市场概念。在此决定中,高尚全对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详细阐述了提出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必要性和合理性,指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他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区分出劳动力与劳动者、劳动就业的区别,从而确定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实际上,劳动力不等于劳动者,更不同于劳动就业,它们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劳动力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即人自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样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劳动力的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实际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就是一种交换关系,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就必然否定劳动力具有价值,就不能科学地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劳动力作为商品,就需要交换,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只有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的增值意味着包括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者资本的扩大、社会财富的增长。这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力进入市场,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创造出剩余价值也没必要回避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高尚全提出确立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应该进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价值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资源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我国已经存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是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实。但当时的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竞争主体来看,在国有部门中,由于劳动人事制度尚未进行彻底改革,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形成;在非国有部门,尽管市场主体地位已基本形成,但市场主体的权益还缺乏保障。从市场运行机制上看,劳动力价格标准不统一,在相当大的领域内,工资既不反映劳动力成本,也不反映劳动力供求,没有发挥调节市场运行的机制作用。从市场竞争秩序上看,缺乏必要的维护竞争、调控市场以及法律监督的手段。从市场服务体系上看,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从就业培训到医疗、工伤、退休保险以致失业救济等方面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因此,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速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承受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巨大的就业压力。
宋晓梧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应引入市场机制配置我国劳动力资源,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与“劳务市场”的区别,主张以劳动力市场一词取代多年来流行的“劳务市场”,并提出应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主线,全方位推进劳动体制改革。他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异同点时提出:“劳动力永远附着在劳动者身上,所以不论其支配权是否发生了暂时的转移,都与它的供给者不能分离。由此产生了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两个不同特点:第一,劳动力的供求双方始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双方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双方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因此,这种关系具有社会性、政治性,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政治生活的不稳定。而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一般不具有直接的政治性质。第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关系不仅发生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而且一直沿续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这样,企业内部复杂的劳动关系,包括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奖励惩罚、培训教育、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等等,都要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国家法律规范内协商确定。可以说,大量的劳动关系发生在企业内部。而其它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一般只发生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不会沿续到企业内部。”基于这两个特点,劳动力供求双方的组织行为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由供求双方的组织进行集体谈判来确定劳动条件,协调有关的劳动关系,可以使政府处在比较超脱的地位,正常情况下不会与经营者组织或工会组织发生直接的对立,从而有利于社会和政治局势的稳定。一是由经营者组织和工会组织集体谈判条款约束劳动力市场上的个人行为,特别是企业内部的大量劳动关系,政府就可以摆脱日常的、个别的、具体的劳动关系,集中力量于宏观调控和立法监督。”
这一时期,宋晓梧还对我国转轨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主体与集体谈判、劳动力市场运行于宏观调控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宋晓梧认为,“实行政企分离后,政府不再代表企业了,企业需要有自己的组织,这是对国有企业而言。至于非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政府本来就不能代表它们,当然更需要有自己的组织。”“从培育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工会职能的转变问题。工会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是相关联的,但不能混为一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需要有明确的利益主体代表出发,在经济利益方面,工会应当是劳动力供给方的代表,而不能是政府、企业、职工三方的代表。”
2008年,宋晓梧在一次理论研讨会上回顾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充分肯定劳动力市场逐步发育成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指出:劳动力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劳动力市场组织行为的缺失,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瓶颈” 。“由于劳动力市场组织行为缺失,劳动争议案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案绝大多数由政府出面直接处理。由于劳动力市场组织行为的缺失,政府只好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劳资纠纷,原本应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协商解决的市场机制被大大局限住了。同时人们看到,缺少劳动力供求双方组织行为的制约或平衡,当政府急于招商,提出重商富商口号时,劳动者的权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当政府关注民生,侧重保护弱势群体时,经营者的权益往往容易被忽视。”“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行为,涉及雇主组织和工会。这显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综合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的组织权、谈判权、罢工权如何界定?经营者的组织权、谈判权、关厂权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立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尚全和宋晓梧提出的适应经济转轨要求的劳动力市场理论,逐步被经济理论界广为接受,在培育我国劳动力市场方面发挥了指导作用。
五、推荐理由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建立离不开高尚全对劳动力市场坚定不移地推动。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起草工作中,他负责“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部分,起草小组在讨论“劳动就业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时,有人以会影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为由反对提“劳动力”市场。这个观点得到高层某些领导的支持,“劳动就业市场”一度占了上风。但高尚全同志则坚持认为,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必须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为此,他不顾各种劝阻,寻找理论依据,同时反复征求意见。为了使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得到中央高层的支持,高尚全曾分别征求薄一波同志和李岚清同志的意见,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起草小组关于《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修改情况汇报会即将通过“劳动就业市场”的关键时刻,列席会议但本无发言资格的高尚全同志打破常规,鼓足勇气举手发言,一口气讲了必须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的五个理由。经过起草小组负责人温家宝同志的努力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批示肯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认可了高尚全的意见,劳动力市场理论最终写入了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自从高尚全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后,理论界重新认识了劳动力作为商品的本质属性,接受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建议,也引发了学术界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理论探讨和发展,同时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当时统包统配的劳动力管理制度无法实现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政府机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需要改革,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流动不畅的社会背景下,高尚全提出劳动力市场理论并以坚定的决心建议中央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及时确立劳动力市场概念,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提到当时深化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从而为日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离不开改革初期提出发展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先驱者。
(二)宋晓梧通过对劳动力市场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异同点的分析,准确界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内涵及外延,对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关概念及其运行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上世纪90年代初劳动部制定以培育劳动力市场为主线的《劳动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劳动力市场在突破“姓资姓社”的政治障碍后,迅速在实践层面得以推行提供了理论指导。
宋晓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我国转轨时期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将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了准确的预见,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要明确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地位,建立集体谈判机制,难点在于转变工会组织的职能,建立健全雇主组织等,至今对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初,宋晓梧在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障三者的相关关系,阐明了转轨时期就业体制的特点,提出市场导向的就业理论,提出宏观调控应坚持就业优先的理念,丰富和完善了劳动力市场理论。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 高尚全,《市场经济与劳动力市场》,《中国改革》,1993年第11期。
2. 高尚全,《谈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中国经贸导刊》,1994年第7期。
3. 高尚全,《为什么要提出“劳动力市场”》,《劳动世界》,1994年第1期。
4. 高尚全,《“劳动力市场”是改革理论的一大突破》,《学理论》1994年第2期。
5. 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 冯兰瑞等,《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年。
7. 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 从微观到宏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8.傅喜国,《论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困境与实践可能性》,《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
9. 戴圆晨,《市场体系培育中不能缺少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0. 肖立见、林志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第2期。
11. 闵友诚,《关于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问题》,《财贸研究》,1993年第2期。
12. “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工资改革”课题组,《培育劳动力市场必须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
13. 吴柏均,《走出“马尔萨斯陷阱”中国劳动力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
14. 晓亮,《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四个理论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93年第4期。
15. 杨启先,《中国市场经济大思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5。
16. 陈东升,《论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市场配置问题》,《经济师》,1993年第8期。
17. 张建国、李振宇,《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探讨》,《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Z3。
18. 谢晓凌,《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管理》,《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Z6。
19. 夏永祥,《市场经济与劳动力资源配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20. 王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财经问题研究》,1994年第1期。
21. 劳动部就业司课题组、劳动部劳科所课题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研究》,《管理世界》,1994年第3期。
22. 陈恕祥; 浦惠霖,《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商品》,《经济评论》,1994年第3期。
23. 谢晓凌、辛仁周、武小晋,《培育劳动力市场的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管理世界》,1994年第4期。
24. 许经勇,《劳动力市场的确认: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25. 张炳申,《劳动力市场配置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 刘昕,《论中国企业家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
27. 伊志宏,《劳动力市场》,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 王东京,《关于开放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95年第1期。
29. 郭飞,《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30. 辛仁周,《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1期。
31. 宋彦军、王学明,《论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意义及前提条件》,《财金贸易》,1995年第2期。
32.薄越亮,《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是培育市场机制》,《财金贸易》,1995年第10期。
33. 袁宝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第二十八卷·劳动力市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34. 肖茂盛,《中国商品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35. 何伟,《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36. 赵履宽等,《劳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37. 宋醒民、廖进球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38. 杨先明、徐亚非、程厚思,《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
39. 王裕国、陈爱民,《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 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41.宋晓梧,《失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新挑战》,1989年在“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会议上发表,《改革》杂志1990年第2期全文发表。
42. 宋晓梧,《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经济研究参考》,1992年第7期。
43. 宋晓梧,《借鉴国际经验培育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部1992年理论务虚上的发言,《经济日报》1993年3月10日、12日全文连载,但因当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名称尚有争议,经济日报编辑把标题改为“劳动力流动的国际比较”。)
44. 宋晓梧,《以培育劳动力市场为主线深化劳动体制改革》,《中国劳动科学》,1993年第11期。
45. 宋晓梧,《关于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提法问题》,为劳动部领导参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准备的参考材料,写于1993年11月,夏积智、陈宇参与此文撰写。正式发表于宋晓梧《改革:企业。劳动.社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至159页。
46. 宋晓梧,《劳动力市场主体与集体谈判》,《国际劳工调研》1994年第1期。
47. 宋晓梧,《劳动力市场运行与宏观调控》,1993年劳动部举办的关于劳动力市场的研讨班上的讲稿,正式发表于宋晓梧著《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第265页至288页。
48. 宋晓梧,《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节选自宋晓梧主编《劳动力市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1994年《中国劳动报》连载10期。
49. 宋晓梧、张小建、陈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年第3期。此文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
50. 宋晓梧主编,《劳动力市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出版;
51. 宋晓梧著,《通过市场实现就业》,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52. 宋晓梧著,《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出版;
53. 宋晓梧主编,《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第28卷《劳动力市场》,山西出版社1996年出版;
54. 宋晓梧主编,《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劳动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分扫描件
略。(如需查阅原件请与秘书处联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