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网纵会展网 > 新闻中心 > 会议资讯 >

候选理论:产权理论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

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2-09-12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一、候选理论名称 产权理论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 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 刘诗白、黄少安、刘伟、吴宣恭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产权理论包括产权起源、……

  一、候选理论名称

  产权理论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

  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

  刘诗白、黄少安、刘伟、吴宣恭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产权理论包括产权起源、产权制度比较与选择(交易成本理论和科斯定理)、产权制度的均衡与变迁、企业权利结构与公司治理、产权与经济增长、国家与产权等核心是揭示或解释产权制度安排、交易成本高低与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关系。在理论范式上,产权理论有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产权改革,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研究对中国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推动产权理论的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五、推荐理由

  一方面是产权制度改革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及对产权理论需要的迫切性。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乎每一项内容都是产权改革或者与产权改革高度相关,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无论是宏观的所有制改革、所有制深层结构或实现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集体企业产权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是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都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需要以产权理论为指导,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迫切需要。

  另一方面是刘诗白、黄少安、刘伟和吴宣恭等经济学家在产权基本理论研究、运用产权理论解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影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有相对突出的贡献。

  自从改革开放,刘诗白、吴宣恭等老一辈经济学家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股份制的作用、所有制特征的论述等问题展开系列研究。比如刘诗白教授于1979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试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就提出了“经济利益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所有制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全民所有制关系”的论断,直接影响了中国所有制改革的进程;早在1980年就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多样性、联合所有制等为后来的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吴宣恭教授于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提出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独立组成部分和基础”论断,为所有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刘诗白于1988年在经济研究发表《论产权构建》、199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现代股份公司与企业产权》、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对四川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考察》、吴宣恭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发表《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运行机制和作用》、《论法人财产权》等,刘诗白教授在1993年出版的《产权新论》和1998年出版的《主体产权论》是国内比较早的产权理论的系统著作。这些都成为研究产权理论和指导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经典著作,不仅推动了产权理论的研究,而且指导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黄少安、刘伟等中青年经济学家系统研究产权理论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突出代表。刘伟于1988年在《管理世界》发表了《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的演变》、1989年在《经济研究》发表了《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企业行为分析》的论文,是国内比较早地研究和阐述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学者。在1998年刘伟出版了《产权通论》,是一部较为系统的产权理论的著作。黄少安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产权理论的学者,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还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他都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对二者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从基本方法论到具体理论,黄少安教授的研究都是极为系统和深入的。他在1993年底完成的博士论文《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后以《产权经济学导论》为题在1995年出版)中构建了系统的产权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在1996年发表的《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研究》系统深入地地研究了产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他还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交易费用理论、产权起源理论、产权制度比较与选择理论、企业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他提出的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潜产权”的产权起源假说、“准土地股权”假说,是对产权理论的发展;对山东诸城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案例研究、广东三茂铁路的案例研究等都已经成为中国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垄断行业放松管制的经典案例研究;对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开创了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新领域;对产权与人权关系的理论研究、对法经济学的研究拓展和深化了产权理论;在山东大学创建产权研究所、招收“产权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了研究产权理论的人才,推动了经济学科建设;创建《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和“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我们认为,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产权理论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极为重要,刘诗白、黄少安、刘伟和吴宣恭等中青年经济学和老一辈经济学家在产权理论和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以及政策影响等方面做出了相对突出贡献,特此推荐。

  1、刘诗白

  (1)对社会主义产权理论与所有制问题的较早的系统研究。刘诗白教授最早于1979年在《经济研究》发表了《试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此后一直围绕所有制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发表了系列成果。如1980年的《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问题》、1981年发表的《论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的多样性》、1982年发表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所有制的性质》、1986年在《经济研究》发表《试论社会主义股份制》、1988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企业产权》、1988年在《经济研究》发表《论产权构建》、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对四川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考察》等等。刘诗白教授在1993年出版了《产权新论》,1998年又出版了《主体产权论》,建立起了相对系统的产权理论体系。

  (2)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实践。刘诗白教授的产权理论和所有制理论是以中国现实为基础的,他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股份制企业中公有制的地位等问题的阐述都成为指导中国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2、黄少安教授

  (1)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系统研究、比较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产权理论进行系统研究,1993年底基本完成其博士论文《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95年以《产权经济学导论》为名出版),构建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产权经济学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起源理论、产权制度比较与选择理论、企业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发表了大量论文,如《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现代产权经济学几个基本问题研究》(《学术月刊》1999年第9期)等。

  (2)运用产权理论解释中国产权制度变革并提出政策建议。例如对山东诸城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深入系统研究(1999),提炼出了中小企业改革的“诸城模式”,成为分析和解释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革的经典案例,直接为政府和企业所采纳;对广东三茂铁路的案例研究(《经济研究》1997年)提炼出了铁路体制改革的“三茂模式”,成为分析我国国家垄断行业体制改革的经典案例。在此基础上,为中国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如1988年在《中国农村经济》发表的《合作经济的一般规律与我国供销社改革》;1990年在《经济研究》发表《所有制深层结构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等。

  (3)在对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命题,发展产权理论。比如:(1)提出了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其变化轨迹呈倒“U”型曲线;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市场化改革在一定限度内是可行的、有效的;制度变迁中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角色定位,且角色可转换(“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论文,获孙冶方经济学奖);(2)提出了“准土地股权”的概念,来解释中国农村承包之后出现土地入股现象(《经济研究》1995年,2004年获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3)提出了“潜产权”概念和理论作为解释产权起源的一种理论(“从潜产权到产权:一种产权起源理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

  (4)把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拓展产权理论。如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英国谷物法变革的重新解释及其对现实的启示》等。

  (5)在产权理论基础上,推动与产权理论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如产权与人权关系的研究、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语言经济学等。1998年出版了《产权·人权·制度》;2002年发表了《悬赏广告的法经济学分析》;2003年创办了《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2003年发起了“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09年又发起了“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等。

  (6)于1996年在山东大学领先创建了产权研究所并招收培养了一批从事产权理论研究的研究生,推动了产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3、刘伟教授

  (1)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西方产权理论,1988年在《管理世界》发表了《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的演变》等重要成果,在1998年出版了系统研究产权的著作——《产权通论》,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

  (2)用产权理论研究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等问题。从1989年开始,在《经济研究》发表了多篇关于产权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论文,如1989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企业行为分析》,1997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产权范畴的理论分歧及其对我国改革的特殊意义》,2001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2002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中国银行业改革: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等;2000年出版了《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等

  4、吴宣恭教授

  (1)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系统、比较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所有制问题,并与其一批学生一起,逐渐发展到对产权理论的系统和比较研究,主要成果体现在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99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运行机制和作用》,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论法人财产权》等代表性论文以及在2000年出版的《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等。

  (2)用产权理论研究中国产权制度变革。最早于1979年在《中国经济问题》就发表了《试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后来围绕所有制和产权问题发表了系列论文,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学术月刊》1982年)、《国营企业的经济改革和全民所有制内部关系的调整》(《中国经济问题》1983年)、《三中占有方式和所有权经营权的分开》(《中国经济问题》1985年)等。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验证了吴宣恭教授提出来的许多理论观点。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 刘诗白,《试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经济研究》,1979年第2期。

  2. 刘诗白,《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4期。

  3. 刘诗白,《论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的多样性》,《财经科学》,1981年第1期。

  4. 刘诗白,《论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所有制的性质》,《经济问题探索》,1982年第6期。

  5. 刘诗白,《社会主义所有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

  6. 刘诗白,《论社会主义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多样性》,《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

  7. 刘诗白,《试论社会主义股份制》,《经济研究》,1986年第1期。

  8. 刘诗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企业产权》,《经济研究》1988年第3期。

  9. 刘诗白,《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10. 刘诗白,《论产权构建》,《经济研究》,1988年第9期

  11. 刘诗白,《现代股份公司与企业产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2. 刘诗白,《产权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

  13. 刘诗白,《对四川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4. 刘诗白,《有关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15. 刘诗白,《主体产权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16. 刘诗白,《构建新的产权理论,推进产权改革》,《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

  17. 刘诗白,《刘诗白经济文选》,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

  18. 黄少安,《产权。人权.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19. 黄少安,《论所有制深层结构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经济研究》,1990年第3期。

  20. 黄少安,《也谈国有股权的管理范围》,《经济研究》,1993年第11期。

  21. 黄少安,《从家庭承包制的土地经营权到股份合作制“准土地股权”》,《经济研究》,1995年第7期。

  22. 黄少安,《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23. 黄少安,《四元主体联合创新中国铁路体制——以广东省三茂铁路公司的创建和发展为例》,《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

  24. 黄少安,《国有企业集团内部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多维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11期。

  25. 黄少安,《关于产权理论与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新华文摘》,1997年第9期。

  26. 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解释》,《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27. 黄少安,《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变革及政府在变革进程中的角色——山东诸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28. 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9. 黄少安,《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30. 黄少安,《关于潜产权:一种新的产权起源假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

  31. 刘伟、李风圣著,《产权通论》,北京出版社,1998年。

  32. 刘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33. 刘伟,《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的演变》,《管理世界》,1988年第4期。

  34. 刘伟,《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企业行为分析》,《经济研究》,1989年第1期。

  35. 刘伟,《产权范畴的理论分歧及其对我国改革的特殊意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36. 刘伟,《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37. 刘伟,《中国银行业改革: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经济研究》,2002年第8 期。

  38. 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39. 吴宣恭,《论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40. 吴宣恭,《公司制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内涵和实质》,《中国经济问题》,1994年第6期。

  41. 吴宣恭,《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42. 吴宣恭,《论中国股票市场的目标模式好实现措施》,《中国经济问题》,1995年第6期。

  43. 吴宣恭,《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全民所有制的本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44. 吴宣恭,《建立完善有效的国有产权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45. 吴宣恭,《所有制理论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46. 吴宣恭,《论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多样化》,《中国经济问题》,1998年第2期。

  47. 吴宣恭,《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影响和社会实践》,《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48. 吴宣恭,《产权、价值与分配的关系》,《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49. 吴宣恭,《论法人财产权》,《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50. 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期。

  51. 吴宣恭,《关于物权法基本权利体系的几点经济学思考》,《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4期。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分扫描件

  略。(如需查阅原件请与秘书处联系)

投稿到该栏目 | 展会入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

也许您感兴趣 更多
会展视频更多
关于Homelife全球系列展 Homelife全球系列展布局波兰、土耳其、南非、约旦、巴西、哈萨克斯坦、埃及、阿联酋、印度九个市场
2016年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时间: 2016年6月18日-21日 地点: 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规模: 10万平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橡塑胶及包装展 18thDMPChinaDongguanInternationalMouldandMetalworkingExhi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