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2-09-11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财经》杂志共同主办的“2012第六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于2012年9月10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举行。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和《财经》杂志共同主办的“2012第六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于2012年9月10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演讲。
巴曙松:15分钟的时间,我想谈三点看法,这也是一个命题作文。
从去年底的数字来看,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的四大银行,工农中建这四大银行,境外的资产有超过4万亿人民币,分支机构在1259家,是目前这么一个大的状况,那么在回顾这十年,我想从三个方面谈国际化的路径和发展。
第一,从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讨论。
随着整个中国经济在融入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和渗透率的提高,所以说我们银行从早期的这种贸易环节的业务跟随,进一步地扩张到了投资环节,那么在具体的客户上,开始尝试从主要做一些中资企业客户,开始转向做一些当地的客户,其实我们看起来觉得是很国际化的中国的银行的很多海外的分支机构,中国银行业也都是这样,绝大部分是当地的中资企业有限的市场份额,真正能够融入当地市场,参与当地市场运作的非常少,我估计大概也只是在香港而已。其他地方都是非常初步的客户定位。
在这个商业模式上开始尝试从商业银行这个模式为主导,开始转向多种金融业务模式,包括比如说延伸到了投行、延伸到了产业基金,国家开发银行是继中国银行之后另外一支国际化提升非常快的另外一家机构,而且我觉得后者更具战略意识。因为早期中国银行今天的格局,更多地是历史形成的,就好像建设银行更多地做基础设施,农业银行更多地做三农一样。以前在海外设分支机构只有中国银行可以,所以说形成了一个历史的优势。这一点也是表现出了比较强的特点,就是在业务模式上开始进一步地拓展。但是总体上进展不是很显著。当然受制于几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制衡的,因为你主要是服务于中资企业,中资企业在海外,当然做的这些相关的业务,我们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也就局限在这些领域。
第二,从机构布局的方面国际化的趋势。
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从比较在意和注重机构网点的这个数量的布局和区域的完备性,开始转向说套利不太好听,转向制度创新,因为基于国内的分业监管的这种模式,一系列的比较严格的、管制色彩比较浓厚的要求,所以说我们现在不少的金融机构,开始转向海外市场去争取牌照,然后拓展跟国内的市场这种整合。比较典型的是几乎几家大的银行都在香港设有类似,什么“某银国际”这种类似的国际,这种机构下面分设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类似的种种这些牌照,这些牌照要在国内拿到是非常不容易的,再回过头来以外资的身份在国内拓展这些相关的业务,所以说这实际上业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经营突破的平台和试点。
包括在香港,中国的银行业最大的收购,360亿招行收购永隆,很多人批评说他是不是买贵了,他的辩解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永隆有非常完备的牌照,所以这部分应该给他一个溢价。而实际上我们看到从这几年整合的情况看,我看到去年底,这一次季报、年报的银行利润的增长,在香港本地银行,永隆是排在第一位的,去年的利润增长在36%、37%的样子。所以这种整合说明是有它的价值的,这一点我估计未来会被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就是依托海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监管的优势,设立机构、设立牌照,再回过头来幅射国内的本土市场,突破监管的约束和限制。
同时与此相伴随的就是,在分支机构的设立上,从传统的设立分支机构,代表处申请分支机构,变成分行等等的,开始越来越多样化,以并购的形式来战略性地扩展网络和区域性的覆盖,这种占比在上升。最典型的是两起,一个是今年的7月6日,工商银行收购东亚美国,这样就迅速地突破了在北美地区分支机构设立的门槛。实际上从1991年美国通过加强外资银行监管法案之后,真正批准的中国银行业的分行只有招商银行一家,所以说你继续按照这种分支机构这样一家家去审批,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通过这样一种收购,其实我中间也参与了一些,开始有另外的几家银行业想收,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我们看到结果是终于花落工行,所以在北美地区它就变成一个拥有网点最多的中资银行。
收购的另外一个案例当然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招行收购永隆,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我差不多待了6、7年吧,既有做得很高效率的大的商业银行,又有像永隆这样非常传统的,大家很难想象永隆原来没有营销队伍,他就是传统家族银行等客上门,然后你看他这个楼也很值钱,但是管理各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招行的收购也是提升了香港的银行业的运营效率,也因为这个原因,香港的屈指可数的几个本地银行的牌照价格一直下不来,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参照收购的这样一个价格。
从区域的布局上,绝大多数还是在香港,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它成为中国银行业、中国金融业拓展国际化的很重要的跳板和平台。从目前看因为它相对法律比较熟悉,文化沟通、市场沟通、客户沟通比较方便,所以说以这个作为平台进入国际市场,相对比较平稳,而直接切入的效果一直不是太好,这个既包括我们有一家很优秀的商业银行收购美国的银行,危机时期。前期整个收购过程是非常地严谨。但是因为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美国的监管机构宁可让这家机构破产,也不愿意把这家卖给中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就让他破产也不卖。包括欧洲、瑞士我们也有大的商业银行像试探其他的业态模式,比如说商人银行、投资银行或者说私人银行,但实际上效果也不是太明显,有的也因为亏损而卖出了,也是今年的这些时期。所以说我们现在国际化很大程度上还是依托香港推进的一个对外的国际化,试图在向其他的进中心来拓展,但是进展很有限。这是我想汇报的第二点,就是机构层面。
第三,如果我们把整个国际化范围放得更广一些,既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也包括海外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本土的金融机构依据国际规则来进行重组的话。过去十年要说进展比较大的还是在本土市场的国际化。这既包括在海外上市,海外上市主要的进展其实不在这一点筹集的资金,而是通过上市之后建立的那些公司治理的制度的强行植入,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制衡机制,信息披露的透明机制,这一点的进展应该是非常大的。
下一步我们觉得还有很多的空间、很多要做的工作。唯一值得有点儿遗憾的是,刚才何主编说中国的金融机构国际化是加入世贸那个时候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题目,确实如此。但是十年过去了,当时大家都非常担心的,说外资金融机构在加入世贸之后会长驱直入,迅速地占据,像东欧一样占据主导份额的格局,一直没有出现。这十年来,外资银行占整个中国银行业的资产份额似乎没有超过3%,我算了一下二点几上下波动,所以它远远不足以形成一个鲶鱼效应。大家原来希望说你到5%、10%,能够竞争一下本土银行,让他改进一下,或者说引入一些新的产品创新,形成一个激励。所以外资银行熟悉中国市场也有很多课题要做。我也接触了很多外资银行,他也面临着中国的银行在海外的这种国际化、本土化的任务。比如说他总是不太信任当地的员工,不愿意授权本国培养起来的高管,这样的话他对本国的客户、本地的客户、本地的企业运作的规律和习惯不了解,而且总体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的高管,比中国银行业的高管舒服得多,因为我也有不少学生在外资银行工作,我们的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的行长,包括哪怕级别高的像王行长,周末在拜客户加班加点,外资银行还是像在香港一样,五点一下班就回家,所以你怎么本土化也有很大的空间。
当然从中国本土的金融体系来说,国际化还包括监管体系的国际化,加入世贸之后,顺理成章地往前迈一步,中国的监管机构也加入到一系列的多边的国际监管组织,比如说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监管组织,国际保险监管组织,这一方面有机会,在这些平台反映中国的声音,另一方面更多地使这些规则讨论之后怎么实施,也面临着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同时我们的机构和市场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提升,比如说我们的机构,它在一个相对欠发达的金融市场上的总行,它需要去管理一个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支机构,它一个没有投行经验的总行,需要去管一个混业的多元化经营的海外的分支机构,这是目前的现状,所以文化的冲突、理念的分歧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可以改进。
当然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对整个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一个非常大的倒逼动力。如果我们真的设想一下,比如说我们在文件里总是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说了十多年了,我记得从1996年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可兑换之后,一直到今年差不多12年了,所以说一直进展不是太大,我们就说给一个时间。比如说未来5年或者说10年,我们实施一个初步国际化的货币,不说像美元,我们达到像现在日元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什么呢?我们会发现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需要一个高效率的、覆盖全球的货币清算系统,就像美元、欧元、日元一样,因为你是国际货币,你需要这个通道,需要基于人民币计价的大量的国际的金融产品,这样他才有交易的平台。当然我们后面看到离岸市场,目前远远不够,去年年底最多的时候,在香港也不过才6300亿,远远不够,这根本不足以支持一个国际化的货币所需要的市场容量,包括我们金融机构内部的运作、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
所以总而言之讲,就是回顾入世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路径,从业务模式的国际化、机构布局的国际化和本土市场的国际化这几个角度来说,有进展,但实际上空间和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谢谢各位。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