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网纵会展网 > 新闻中心 > 会议资讯 >

图文:“如何判断温州金融改革”论坛(实录)

编辑:刘雪云来源:网纵会展网 发表时间:2012-09-18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内容摘要: 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温州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央视财经频道高峰论坛——探路温州金融改革”定于2012年4月13日在浙江温州举办。上图为如何判断温州金融改革论坛。(图片来源:新……

  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温州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央视财经频道高峰论坛——探路温州金融改革”定于2012年4月13日在浙江温州举办。上图为如何判断温州金融改革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温州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央视财经频道高峰论坛——探路温州金融改革”定于2012年4月13日在浙江温州举办。上图为“如何判断温州金融改革”论坛。

  以下为论坛实录:

  主持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财经频道高峰论坛的节目现场,欢迎各位的关注。今天我们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高峰论坛现场设在了温州,这段时间以来,提到温州每个人都会感觉到这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字眼,那是因为在3月28号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自从这个消息发布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各部委官员的密集调研,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民间资本的跃跃欲动。透过这一系列的现象我们想要探究的是究竟在温州展开的会是怎样的金融改革,这样的金融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的金融改革又会带来怎样的借鉴。

  今天让我们从温州出发探寻温州的金融改革,关注中国的金融改革。热烈的掌声欢迎每一位来到现场的嘉宾,欢迎大家。我们在台上邀请到了五位嘉宾,他们即将用自己的智慧给出我们金融改革方面的答案,一一来认识他们:他们是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吴国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上海交通大学(微博)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

  今天高峰论坛的现场请到了非常多金融机构的代表,他们来自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深发银行,华夏银行等等。

  我们也来认识一下他们当中的几位,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助理巡视员郭安娜,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助理侯念东,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助理王叶毅,深发银行常务副行长冯杰,华夏银行温州分行行长林显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行长王奎明,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温州瓯海恒隆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黄建勤。

  谢谢来自各地的金融机构的代表,相信在我们的论坛当中,他们也会对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给出他们自己的建议,在今天的现场大家还会看到很多熟悉地媒体评论员的身影,我们也来认识一下他们,在媒体观察席上有我们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女士,马光远(微博)先生,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先生,温州大学教授马津龙先生。

  今天的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也是对我们本次论坛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我们总监助理闫维毅女士也在我们现场忙碌着,一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并欢迎所有的来宾,谢谢大家!

  本次论坛也同样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所以在今天的现场也有很多媒体的同仁,他们分别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财经日报(微博)、浙江日报。同时今天现场的各位来自温州工商联,温州青年商会,中欧温州学院银行金融机构等等,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他们。

  今天我们已经多次主动或者被动地献出自己的掌声,希望这些掌声能够激发起所有的嘉宾,他们的智慧,让我们听到更多与众不同的见解,在今天高峰论坛举办期间,我们也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和新浪网进行全程视频以及图文直播,将会和网友保持实时互动。这么都朋友来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高峰论坛现场,所有的关注都聚焦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论坛一开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试验区设立的背景,请看。

  (视频播放……略)

  主持人:温州是一个民间资本特别活跃的地方,温州市金融办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在目前温州的民间资本已经多达6千亿元,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4%的速度在递增,其实在温州的民间大家对这个数估计会更高。比如说八千亿,甚至上万亿,大量的民间资本沉重在民间,我们需要更规范化、阳光化的管理,当温州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推出来,所有人就会引发高度关注。在我们台上五位嘉宾当中,不知道张震宇主任是不是五人当中最早知道这个方案确定推出的。

  刚才我们一块回顾了温州中金融改革的路程,您看到这段视频,您的心情也是这样的心潮澎湃吗?

  张震宇:是。很高兴今天参加央视这次高端论坛,这个短片我跟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吴行长一样,我们看了非常激动,我们两个当时都在人民银行,从一个小职员逐步走上了中资的领导岗位。1980年12月份,苍南的利率改革,我们两个都一起参与,一直到这次综合试验区的审批,我们两个也一起参与了。所以,这段经历走过来很不容易。

  3月28日我跟领导一起参加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结束,省长非常激动,他表示要亲自担任这次温州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当时批下来以后,我们连夜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市长连夜向省委省政府汇报,马上做实施方案。

  到今天我们的实施方案基本完成,马上上报省委省政府,批复以后就可以实施。

  主持人:这个方案的酝酿时间非常长,到最终面向社会的那一刻,您有没有发现跟我们当初的设想是有出入的地方?

  张震宇: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方案从酝酿到最后的十二条审批有一、两年的过程,在2010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就明显感到,温州的金融改革这30年过来,陆陆续续有推动比较快的时期,明显感觉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相滞后。

  在前年我们跟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做了三个课题,一是《温州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二是《温州“十二五”金融发展方案》,三是《温州金融集聚区的方案》。这三个课题做好以后,恰巧去年10月份,总理10月4号到温州视察,解决温州民间风波和部分企业的问题。这个时候省委省政府和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能不能在温州设立由国家审批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大家知道,这一段过来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很早以前就基本确定温州位综合改革试验区,但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审批还从来没有过。所以,总理在那次座谈会上说可以考虑,我们马上用一个月时间就上报浙江省政府。省政府只用了短短不到10天就把这个文件修改上报,现在这个文件的出台和当时我们上报基本是一样,就是在少数几个地方有修改,或者说有些项目现在还没有条件,我们就暂时不提。

  主持人:可以透露一下哪些修改过的调整?

  张震宇:具体要等国务院批复,现在还没看到。这次周行长到温州来也讲了这个事情,大体的十二条内容是没有变的,大家看到的这个方案,批复一共是18条,前面三条叫目标、意义,后面三条组织、保证。当中主要任务是12条,有些人会误解,这个片子大家也看到。当时温州市政府在去年12月8日召开了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出台了“1+8”的系列文件,这个文件实际上现在都实施,这个文件是温州市政府可以做的地方金融发展文件。

  这12条是必须要国家同意的,所以这两个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两个文件是一脉相承,许多内容是完全符合的。

  比如说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要浙江省政府批,浙江省政府批给温州,今年30家,我们已经在做了。但是小额贷款公司要发展成村镇银行必须是国家来审批,小额贷款公司到村镇银行,这个过程是温州市做不了的,必须国家审批。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论述论证阶段,大家看到的观点跟公众看到的方案基本是相同的,张震宇主任参与其中他带着激动的心情来面对整体方案,其他的几位嘉宾,如果也让我们用几个词,描述一下,当知道温州综合改革试验区要进行相关金融改革,你的心情是什么,刘教授,比如、兴奋、困惑、不满等等。

  刘元春:序幕终于拉开。

  主持人:有认同这个观点的可以给一些掌声。据不完全统计,支持率高达百分之百。但是你看到的这个序幕拉开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内容,这12条内容之前在相关文件里我们似曾相识,都提到过,这一次到底对温州来说是雪中送炭吗?如果是的话不是全新的内容呢?

  刘元春:我之所以说序幕拉开,是有几层含义。一是中国的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走到今天,在区域性的全面推进,已经做出很多了。比如滨海新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构建,我们在深圳所作的一系列的努力。但是这一系列努力在进展中间遇到很多的阻碍,使它在区域性的这种全面的推进受到了阻碍,难以顺畅。但是温州这个事情出来以后,综合改革区出来之后,这实际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个事件很重要的是下一步改革的序幕拉开的基点,不在于温州未来怎么样,而在于全局性的意义。

  主持人:这块试验田不仅仅针对与温州,对全国的辐射来说很重要。

  刘元春:是很重要的信号。

  主持人:问一下彭先生的感触?

  彭文生:期待。

  主持人:您最期待整个12条中的哪一条能够利马着手实施?

  彭文生:我个人的体会有两点值得关注,不仅仅是从温州本身,而且是能够国家未来的金融改革开放。

  第一,个人直接对外投资。我们过去讲金融改革,更多地金融改革、市场发展,更多是从融资的角度考虑,都是讲怎么样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次我个人认为一个亮点就是从投资这个角度。

  主持人:我们之前也多次提及的利率。

  彭文生:温州有很多民间资金,过去说温州炒房团等等,部分原因是因为投资渠道有限,所以这一次等于是一个拓展投资渠道,作为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来讲,我个人认为是一个突破。

  主持人:投资渠道出现之后将会对大量的民间资本进行有效。然后呢?

  彭文生:第二,最重要的它是一个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也是符合温州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特色。不仅仅是温州,要从整个国家未来金融体制发展来讲,我们可以有一个国际的比较,我们看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都是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它的金融体系有很大差别,美国是一个金融体系非常分散化的,有大量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英国的情况和我们现在比较类似,是几个大的银行占有主导地位。

  我自己认为,美国这样的金融体系更多是中小型金融机构灵活性、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是有很大优势。金融危机以后,两个中央银行政策非常宽松,但是美国经济复苏,包括银行金融部门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复苏,美国要快很多。过去几个季度美国的经济等等,但是英国是比较弱。

  这里面当然有不同原因,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和金融体系构件的结构有关系。

  主持人:您在期待当中希望整个体系更加健全一些。朱先生,您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个事件的时候的感触是什么?

  朱宁:我心中想的是重在执行。

  主持人:要不要现场调查一下你的支持率?我们听一听。您判断一下这个掌声比刚才“序幕正在拉开”是更热烈一些,还是微弱了一些。

  朱宁:应该会更弱一些,观众应该会是序幕拉开会有好戏开台。我觉得从国外的经验和教学经验里面,一个向心的措施推出,很多措施是最开始是从理念上、政策上来制定,真正落到实地需要政策了实施,最后落地。

  我举个例子,07、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在美国出现福格尔法案,怎么更好监管银行,这个法案推出有一年多的经历,无论是参议良缘,还是政客来讲,他们怎么界定风险,怎么界定银行,怎么界定高管,都开始有各种各样争论。无论是从国外经验,还是从国内自己的来讲,大的方向指明了,刚才讲的序幕已经拉开。这个戏怎么唱法,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之间的一些权力,或者政策的协调,包括在地方政府之间各个政府机构之间一起,怎么能够齐心协力把政策推出来,都还值得大家关注。

  主持人:朱先生比较谦虚,刚才的次掌声热烈应该是相近的,尤其是重在执行这个层面上,我接触很多温州企业家,他们也特别渴望知道怎么将执行落到实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消息发布两周左右,大家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争论也是不绝于耳,最关键是大家都期待,这个细节到底有什么内容,如何推进落实,我要问吴国联先生,当周小川先生带着调研组到温州来,您几乎是全程参与了他的整个调研,很多人把周小川先生到温州的调研解读为是我们金融试验区正式启动的信号,大家也期待着他在调研中,是不是对如何落实相关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包括央行正做什么样的准备,这些都是我们希望从您那得到的问题。

  吴国联:非常高兴参加今天央视的金融高峰论坛,也非常高兴跟大家嘉宾一起在这里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这次国务院决定把温州作为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我感觉到有两个信息,一是来之不易,温州自从去年发生民间借贷风波以后,现在非常需要提振社会的信心和市场的信心。

  现在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获批是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也就是说,希望通过金融综合试验的改革,来解决温州两多两难问题,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如果这个改革试验能够解决“两多两难”,能够把民资组织起来,有规范回归到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对温州来说就达到了。这是一个方面。

  但是,同时我也感觉到责任重大,因为这是国务院给温州的重重的礼物也好,或者是给我们的对全国金融改革要做一个试验,成功与否不仅是关系到温州本身的金融改革问题,而是对全国有实践的推广意义。所以,只能把它做好。

  因此,周行长非常重视这次金融综合改革,就是这个星期,9日、10日两天,周行长带领有关领导和副行长,还有上海总部的领导,杭州中支的领导,这么大的阵容来到温州跟当地的党委政府交换情况,听取汇报,然后对下一步的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应该说讲的非常到位。

  最近我们把他的讲话正在整理,整理以后必要的话可以给大家。

  主持人:央行有没有做相关的准备,来做相关政策的落实?

  吴国联:总的来说,这次对温州金融改革是方式不一,也就是说要减少管制,鼓励创新,因为是试验,那就允许它失败,目的就是使大家放开思想,不要受原来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这个指导思想非常明确,

  第二,在整个推进过程当中,要积极地,稳妥地,也就是说要成熟一步推一步,要严防风险,保证试验每一个项目的推进有序地进行。

  国务院也说了,作为总行的层面,是对整个试验区代表国务院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以及监管。当然,具体的组织实施是浙江温州的地方政府,所以在接下去的一些工作里面,人民银行还将密切关注温州的改革,通过这次现场调研以后,周行长回去以后还有具体的部署来研究综合改革试验区。

  主持人:在大家理解中,这次改革方案的核心就是要让民间资本更加规范化,更加阳光化,以便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今天现场有很多来自温州和附近地区的企业家们,我特别想听听他们的心声,这样的改革方案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改革方案,是不是能满足你们发展的需求,有没有谁愿意分享你们的解读或者想法?

  谢浩:借这个机会我想对全国的媒体以及各位嘉宾阐述一个观点,这一次国务院批准温州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给了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有了一个相应的地位。

  我的观点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孪生兄弟,民营企业先成长,民间资本紧紧跟上,但是对于民营企业的作为和地位,我们一直有政策、扶持,但是对民间资本的作为和地位,一直是没有跟上。现在中央最高决策层看到了民间资本的地位,也看到了作为,所以这个视野就是体现了民间资本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谢谢。

  主持人:谢谢您,言简意赅,观点明确。能不能补充介绍一下您从事的是哪一行业?

  谢浩:陈伟鸿先生我们第三次见面,我是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温州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我以前是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主持人:还有哪位企业家愿意跟我们探讨一下自己的看法?

  现场观众1:我认为国务院这次把金融体制改革试验区放在温州,是我们这批人再次向金融机构进军的时间到了。

  主持人:您好像已经在起跑线上进行奔跑了。箭在弦上的感觉。再请一位。

  现场观众2:今天我参加这个会议,我是做品牌的,我们的钱是10年不赚钱,一年赚到10年的,这是长远打算投进去的。这么长时间,从银行来讲,今天很多行长过来,为什么去年、前年贷款很好贷,今年也一样,我们房价两千多万了,贷款贷不出来。找到担保大的老板很大的,找到小的没有厂房了,民营资本中心也一样,我们也了解了,这个也是好的发展。

  主持人:您对这个方案有期待吗?

  现场观众2:这个当然是很好,但是我们不会满足。投资一个项目做品牌几千万,几个亿,到时候怎么做,项目好,银行又支持,这么长时间了,接下去不知道怎么样,温州有小额贷款公司,报纸上写的很漂亮,其实真正的企业贷到款的很少。

  主持人:您说对这样的改革方案有期待,之前您也很成功,一年挣了10年的钱,希望下次见面您告诉我一年挣了20年钱,谢谢。

  周德文先生有话想说吗?

  周德文:我觉得这次国务院把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落户在温州,我认为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打破金融的垄断,推进国家金融体制的改革,因为金融体制的改革是深度地改革,是非常难的,一定要在一个地区先行进行试点。我曾经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一个新药出来一定要临床实验,国家把温州当成一个小白鼠,先行先试,能够通过温州的试点杀出一条血路,拉开了温州金融改革的序幕,这是一个目的。

  第二个目的,去年以来温州中小企业陷入危机,国家通过金融改革试验区能够把大量闲置的民间资本通过金融的平台,金融的手段集聚起来,去扶持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局。现在温州的企业界充满期待,也提振了他们的信心。

  最近找我们的企业家有两类,一类是真正遇到困难的,就像刚才企业家讲的资金遇到很大困难,现在还处在危机之中的企业家,他看到了希望,他希望金融改革试验区能实实在在的给他们以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局。还有一批找我们企业家来就是手头有资金的,他认为现在机会来了,就像杨总讲的,他们很想利用金融改革试验区找到投资的机会,可以允许金融服务业,允许到海外去投资等等。

  所以,这个试验区在温州不仅要长远地意义,也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谢谢!

  主持人:谢谢周先生。在今天这个论坛的现场,我进门的时候碰到几位来自温州的普通市民,我稍微调查了一下,我说你觉得在整个方案当中跟你个人关系比较密切的方案是哪一条?很多人都提到了,要在温州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这样的一项内容。如果这个试点真正能成,未来沉淀在温州几千亿的大门就有一扇大门打开,向海外投资了。我们是不是做好了准备,我要问问吴国联先生,您觉得我们现在的步伐是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吴国联:关于个人境外直投的事情,在这次国务院批下来的12条里面有一条,还加了两条,“研究开展政策执行”,这个事情对温州来说,我们在前年已经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关于怎么样开展境外直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制定了实施办法、细则。

  然后我们外汇管理局跟商贸部也都密切合作,温州书记、市长都非常重视,我也跟他们去了国外很多次。技术层面上都解决问题了,整个方案在国务院那里,但是这次为什么前面加一个“研究”,因为这个事情比较重大,是牵涉到外汇管理体制的一种突破,也就是个人直接可以向海外投资。所以,在试点之前分管金融的王市长说了要专门研究。并且他讲这次试点除了温州以外,可能还有其他城市,一个是上海,还有天津,大概这三个城市会同时推出。

  从内容来说非常多,原来温州仅限于实体经济的投资,也就是投资实业,但是这次除了实业以外,还有很多金融衍生品都可以做。这对我们国家乃至对世界会有很多的反响,单元这个事情实施以后,对温州的民资走上世界打开通道。

  主持人:您觉得通道会有多少民资走向通道?

  吴国联:现在国家还没有开放,但是因为温州这个地方是外向型经济,很多民资走出国门,只不过没有合法化,地下做的。他们不仅希望浮上水面,使他们规范化,也知道个人境外流出去的量,投到哪个行业,便于国家监测。实际上外汇管理局也想知道这个事情,你给地下的还不如让它正规地浮到台面上去,更规范一些。

  关于这个量的话,民间资本6千亿,这一部分是监测,我觉得在海外的应该是不少,因为温州有60万人是华侨,在100多个国家,这个量非常大。

  主持人:黄伟健先生是温州民间投资促进协会的会长,对于我们现在正在探讨的民间投资是很有发言权的。您个人对我们刚才提到的海外直投的试点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评价?

  黄伟健:对海外直投我有不同观点,我是温州民间投资服务中心的发起人,从去年发生危机以来,我们是惜投惜借,钱有的是,我们应该更好地引导温州企业家敢于投资,以前出现好的项目大家很积极地投资,现在把钱宁愿放在手里,不拿出来。

  主持人:现在海外的通道打开了,大家还会惜投吗?

  黄伟健:我认为是一样的,现在一年,就是单位项目是300万美金,总额不超过两亿,我想通过这个论坛把我的观点反映给中央,我认为这个不合理。大家想,如果温州一个企业家有没有可能一年在温州投60几个项目,不可能。我们对境外的投资,如果境外本身不熟悉我们去投资必然要花费很多精力去调研,我们去投一个项目300万美金,对温州的企业家这个项目太少,还不如一年投一个项目,一千万、两千万美金,这个更合适一点。

  主持人:这是黄先生的建议。问问朱教授他的建议是不是可行。

  朱宁:我非常支持,要开一个口子,让温州的更多资本,或者中国的资本流向海外市场,从金融学角度来说,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面。

  但是那个说法我有点不同的看法也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家可能关注到过去几年里面,国内公共基金,就是目击国内的资金投资海外市场,但是投了类似基金从08年募集的高点还没有回到原来基点。

  还有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无论是联想投资海外的IBM(微博)计算机,包括国内中还有几年前投资美国的企业,中国的国企在海外收购或兼并过程中,对国外的文化,劳工法和监管不太了解,而没有获得特别成功的案例,对我们的民营企业在整个领域有优势,有收益,同时这个收益是有风险的,开始试点来看我们把额度开的小一点,对政策治理有一定保护。

  主持人:朱教授的观点和黄先生的观点有不同。如果把细则的制定权交到您手里,您是支持黄先生的看法,因为每个项目要花费那么多精力做前期调研,你会支持哪怕一种说法?

  彭文生:我比较同意放开管制,允许创新,放开管制从民营部门,包括个人对外投资来讲,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大的方向,不可避免,迟早要做。而且我个人比较同意刘行长讲的,不必强调个人投资,个人强调什么叫直接投资,更多应该鼓励个人对外投资,直接投资是在外面一些经营性的投资,不需要太多限制。但是在额度控制上,因为涉及到总体宏观的对国内市场、国内经济的影响,这个是有一个有序的推进。

  比如说我们已经有其他的过去的一些好的例子,我们讲的境外投资者在国内的投资,还有境内的投资者在境外的都是,过去讲机构者,现在扩展到个人。这个是从整个国家未来金融发展的来讲非常重要。过去10年中国对外投资很多,但是全部是靠政府,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我们的私营部门对外是负债,对外负债是增加的,这是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对外的负债和资产的严重失衡,这个失衡不仅仅是微观的回报和风险控制的问题,还有宏观地对整个经济国内经营的影响问题,所以中长期来讲,怎么样从这种失衡的状态过渡到一个比较平衡的。比如私营部门对外的资产持有多一些,这是一个大的方向,不紧紧依靠企业,靠机构投资者,还要依靠个人。

  主持人:不妨再多听听来自媒体观察席的声音,当我们在探讨个人海外直投的时候,有没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我们已经听到了三个不太相同的声音,哪一位?叶檀女士。

  叶檀:只允许我讲境外直投吗?刚才听到境外直投的声音,其实是不一样,作为有钱人来说,如果是民营企业家,如果是地方上的人士,我当然希望这个门越大越好。但是作为把门的人,我如果是作为“门神”我希望这个门是可控的,要不然源源不断就出去了。

  我现在搞不清楚的是一件事情,如果说境外直投它的总额是两亿美元了,如果是两亿美元的项目,并不算少,我不知道咱们的民营企业家如果到境外直投购买是什么地方,我们现在的标准一年是5万美元从5万到两亿是集合的上升。

  回过来说,未来发展是大幅上升的过程,我现在不知道它会有怎么样的方法,首先是投资实体,还是说资本项目,第一是不是有限定,这是相差很多的。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可以投资资本向下,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就在眼前了,大家就不要期盼,就在我们眼前。这样的话,不光是说温州金融改革的问题了,这个就不是周德文先生所说的“小白鼠”的问题了,已经不是温州是“小白鼠”,而中国的资金是个“大老虎”。

  从未来来看,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的边界,如果说边界不明确,很多东西没办法探讨。

  还有,我特别想问台上的几位,尤其是温州金融界的人士,当你们在设定我们现在对于温州金融改革,我们也充满了期盼,无数的眼睛在关注,如果这时候你不把的东西拿出来会被烤焦的。这时候我特别想问地是,比如说境外直投,小贷公司,村镇银行也好,这么多的一起,抓手到底在哪里,你们认为必须要往前走,这个改革的突破口、抓手到底在哪里。谢谢!

  主持人:您的问题至少温度比现场的灯光要高很多,我不知道当地的金融机构哪一位可以来接一下招,是张主任还是吴行长?

  张震宇:这一次的改革上级说是试点,刚才周德文先生说“小白鼠”,我不是很赞同,我不想把温州的金融改革搞死掉,“小白鼠”实验大部分都是一命呜呼的。

  主持人:在您的眼中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喻更符合?

  张震宇:风险越小越好,我很赞同叶檀女士说的试验门的把握来说是越小越好,最好一下打开,我们主要是不在于数量大小,我刚才在听这个观点,到底数量是多少,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机制。

  我们这次改革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市场体系的机制,使这种机制能够适合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主要的目的。

  第二个,我们这一次的改革试验,从我个人来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这个试验失败,后人的评论这件事来说,当年由于温州的改革出了某某问题,所以这项改革推了二三十年今天才实施,这是对不起大家的。

  这次,我们要小心谨慎,大胆去试。这次周行长到温州来以后,他说允许失败,那是给你信心,我们在设计每个项目的时候都是很小心的。比如说我们及下去搞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现在各县市区都想搞,甚至全国其他地方都要来学,这个东西活生生地生出了这么个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为什么就先开三家,我们就要看这种试验到底对中小企业有没有好处,这种试验到底对民间资本有没有真正的服务到实体经济,因为我们要解决民间资本虚拟化的问题,这是我们想为什么慢慢地试。

  刚才我很赞同企业家说的,我相信你给我三五年时间,我们会得到,但是在3—5年的时间一定要挺住,这时候你挺不住,我们也没办法。

  主持人:您真是实话实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帮你撑起地球的感觉。叶檀女士说的非常好,这么多改革措施当中,到底哪一个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抓手,我们不妨也来仔细分析一下。

  在这次12条改革方案当中,可能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是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人说从2008年我们的小贷公司开始出生以来,它是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我理解所谓的“野蛮生长”就是成绩很容易看得到。当然问题也很明显,我们问问张主任,先来探讨一下这个抓手,为什么在这次改革方案当中会特别提出要把小贷公司有条件转为村镇银行?

  张震宇:机制建设的抓手就是平台,平台是抓机制很好的,这次实际上我们办小贷公司,当初我们就跟办小贷公司的所有经营者说,不要做大,就是小。小贷公司就要为小企业服务,你要做成大公司就是贷款公司,我们也想做贷款公司,但是这种贷款公司必须要银行来做,必须是做大的,是银监会审批的。但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我们是做为一个通道,不是把所有的小贷公司都转为村镇银行,那我们直接可以去办村镇银行了。

  因为小贷公司还有大量的客户在补充,前面我说了地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缺一个断层,我们这次100多个方案你们拿到以后,我们要怎么样把大做好、做大,在温州还有很多项目,很多人都很关注,我们肯定会发展金融在温州的业务。但是民间的借贷太活跃不行,在这个断层当中我们要填补,填补的方法就是要搭几个平台,小贷公司是一个,村镇银行是一个,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中心。

  这种平台就是来填补这个空白,打通这个通道就是有一个小贷公司符合条件的,它要再做到,我们不能老是把它压在萌芽,我们要把一部分转为村镇银行再发展,但是村镇银行也是村镇银行而已,也不要做成更大规模银行,如果你做成更大银行你就失去了村镇银行的地位。这次改革大家不要把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这里面看的太重,改革不是为了办这个机构,改革主要是建机制,主要是金融滞后来推动经济发展你的相适应的机制,我想这一点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但是我们必须要推动,

  我现在正在跟银监会在温州银监局做了方案,今年我们想迈出这一步,但是迈出这一部分,现在温州有30几家小带公司不可能全部转过去。

  主持人:有多少转为村镇银行?

  张震宇:要试试看,要优质的时间规模等等一系列条件,我们正在做,银监会这边也会出措施,从幼儿园到小学,一批一批地转还是要有一个过程。

  主持人:幼儿园上小学有时候要进行入学测试,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这样的方式,我问问张主任和吴行长,你们的入学考试当中都有什么样的题目,会考察什么样的特质。

  在35家目前温州所具备的,在目前温州35家小贷公司当中有多少被考试者有可能通过这样的测试,来打开考卷。第一题是什么?

  吴国联:小贷公司在温州发生了一定规模,但是小贷公司现在的新兴的经济体,实际上没有进入银监会批准,我们正规地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一旦进入村镇银行就要进入银监会的审批,获准以后才能进入。

  这两者有很大区别,我觉得新型的这些组织,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它的主要是利用自由资金,利用民间资本,利用自有资金再付贷款,不可以吸收公共存款。现在财经委的主任他说过,现在说的是放开贷款,管住存款,一旦存款吸收就是正规地银行机构,要对公众的存款负责,出了风险以后不能连累这些存款,所以现在小贷公司如果按照正规地设定的条件去换,反正换好了你收益,不好了你自己承担,对社会公众没有影响。

  但是金融进来不一样,您是吸收公众存款,用老百姓的钱,这个要求非常高。因此银监会到目前为止,他们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具体地条件、规定还没有执行,现在的条件还不具备。

  主持人:我们的文件当中的表述是“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我们特别想知道“有条件”是指什么?张主任的表述是支持优质的小贷公司,这是不是被量化的指标,哪些小额贷款公司有机会变成村镇银行?

  张震宇:银监会在两年前有一个《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的暂时办法》,这个网上都有。这个《办法》关键有三条:一是不要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必须是有一家金融机构做发起人,要小贷公司的股东成为一半的股东,而不是总发起人,也就是说现在小贷公司担保,转为村镇银行不能当董事长,只能当董事,董事长要银行来派遣。

  二是三年的盈利水平,不良率要有一定的下限,不能高于多少不良率。

  三是有很强的管理团队。这样才能转过去。

  这次我们改革方案下来以后,大家再去仔细看一下,包括这个到底最后出来不出来,我现在还不知道,也就是说支持由民营发起或者参与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的,发起这里还有一个潜台词,发起不一定是主发起,可以是发起。我们现在想了,能不能小贷公司能够发起直接转为村镇银行,这是银监会要进行探讨的事情。

  主持人:这是探讨或者说一种创新,因为我们确实在07年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时办法》当中看到了您刚才提及的关于结构的表述,“村镇银行最大的股东或者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而最大银行机构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地于村镇银行股本20%的”。刘行长从学术角度分析一下,背后有什么样的考量?

  刘元春:规范的金融机构是银行,因为它的责任和系统性问题比较强烈,一个是资本,另外是管理能力,还有对风险的控制,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有这样的一个规定。随着我们发展过程中间大家会发现,由于发起人和主要的股权落到传统的一些金融机构的头上,因此其他的民间资本进入到村镇银行的这些积极性可能就会受阻。

  因此,这一次温州提出了很重要的民间资本要作为发起人来进行,但是实际上是要突破现有的规定。在这个规定里面,国家依然要考量的一个就是说,这样的村镇银行你的风险到底怎么来进行控制。特别是你的一个关联性交易、关联性贷款怎么来控制,这是很技术性的。因为小额贷款公司还有很多民营资本进入到这样的一个村镇银行,你自己有大量的实业,而同时你在吸存,又在放贷,这里面有很多利益相关体,怎么才能使相互之间的利益风险转嫁给一般的居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没能在这上面卡住,简单我们呼吁降低门槛,使我们在转变村镇银行,发债,在股权投资等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改革,结果并不会很好。

  主持人:关于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必须要符合相关地规定,大家讨论的也比较多,不知道媒体观察团中会不会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马光远:有突破也有很多遗憾,我看了一下“剧本”,只有12条,因为这12条很多来看都是原则性的,比如我们现在探讨地是剧本”第二条,民间资本办金融的问题,大家在读的时候我的见解,刘院长的见解张院长的见解都不是很一样,我们很多情况下谈到改革的时候,就向淡然地认为是但我没有很肯定地讲,第一没有很肯定地讲一般的民间资本可以做出发起人,但是我们现在制度明确规定,主发起人必须是银行,如果这一条不改变是不行的。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转为村镇银行,我们特别想知道,什么样的条件叫有条件,什么样的条件叫没条件,这是非常关键的,评判一个事务本身进步地关键,至于有没有打破主要的障碍。

  对于民间资本办银行,我们可以有两个目的,一是第二条里面讲的可以发起或者参股,这是直接成立村镇银行的目的。第二个路径先办一个小额贷款公司,然后再可以转为村镇银行,这个是曲线救国。

  如果说前一个,我们在《村镇银行管理办法》,比如说我们的银监会,仍然坚持说主发起人必须是银行的话,仍然意味着只有银行可以办村镇银行,是没有审核突破的。所以我们对第二条很期待,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的条件是不是可以有所突破有了小额贷款公司以后,我变成银行的时候,只要符合银行对资本金的要求,对人员素质的一个要求,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对网点等等要求的话,我觉得可以变为银行。

  如果第二没有突破,我们的“剧本”就只剩下11条,对于温州的改革而言,12条的很简单地“剧本”,事实上每一条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觉得没有比第二条更重要的,这是一个试金石,但是中国的改革大家非常期待方案可以更加明确一点,条件更加清楚一点,但是我想中国的改革从来都没有给你一个很好的剧本,我们很多地“剧本”本身并不精彩,我更期待的是我们的“演员”。

  我们温州有很好的演员,剧本可以差一点,演员的胆子大一点,演员的创新多一点,演员对于体制突破的办法灵一点,我想第二条可能会成为未来我们评价温州金融改革过程中最成功的一条,所以我非常期待。

  主持人:刚才马光远先生完成了他的导演阐述,找一个人评价一下,你不介意请叶檀女士。

  叶檀:第一,我们在说到小额贷款向村镇银行的改变,我关注到大家好像是留着口水想做村镇银行,凭什么村镇银行就比小额贷款公司来得更符合实际,它的门槛就高一点,就因为它登堂入室然后银监会监管了可以吸储了。但是我们整个的市场需要的是什么东西,需要小额贷款公司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它需要村镇银行就是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非常好用,用的很顺手,那就是小额贷款公司,而且一旦登堂入室,你发现你的主导权没了,你最红最大的桃子就被银行拿走了。

  我觉得不一定要,第二村镇小额贷款公司其实最重要的是现在为什么小额贷款公司大家闻着臭,吃着香、又觉得安全,又觉得很不安全。事实上这个小额贷款公司是因为它的信用不可控。

  现在我们很多民间贷款这一块,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打擦边球都是跟高利率有关系,不意味着银监会不管,不意味着风险可控,而因为这个风险不入你的法眼,没有记录在内。如果把小额贷款公司给非常优秀地管理起来,风险管控起来,小额贷款公司就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还有,我认为我们有点走偏,我们一直在说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也好,事实上温州这次真正有点实质的一个改革,我认为是一个地方借贷的平台备案资格,你只要是备案了,在政府里面你就相当于走上了民间资金借贷,这是非常实质的。如果说大家所有的民间资金都到那边去进行借贷,政府给你提供平台,风险还是可控的,利率只要是非和市场需求的,政府规定规避的就这样就可以了。就相当于政府提供一个平台,别的全都不管,自己选择。

  主持人:请现场一位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站起来表表心声,黄建勤先生做的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有三个问题问您。刚才叶檀女士说,小额贷款公司又安全又不安全,第一个问题是小额贷款公司真的是让人爱很交加的机构吗?

  黄建勤:第一可以这说。

  主持人:人们更需要带小额贷款公司还是村镇银行。

  黄建勤:小额贷款公司更能发挥作用。

  主持人:您想在有条件的时候把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吗?

  黄建勤: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想转是基于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根据我们现在负债的比例是受到控制的。

  主持人:你说别人蠢蠢欲动,说明你现在稳坐泰山。

  黄建勤:前两天记者问我如果继续走这条路我也想转。

  主持人:你想转还是不想转。

  黄建勤:小额贷款公司有管理制度的突破,有新的管理模式出来,我们会考虑继续走小额贷款公司的路子。

  主持人:突破是什么。

  黄建勤:比如说负债规模,我们现在的副率负债的比率省政府批准是1:1,我们资本金额按照1:1的比例进行负债,实际说我们操作过程当中获得的负债比率是1:0.5,三亿资本进来最大只能做到4.5亿。

  在这个下面,我们温州将从这次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方案里面也已经提到,我们三年以后会达到100家小额贷款公司,随着机构数量的扩张,规模地加大,市场地份额地提高,我的分析小额贷款公司比较高的利率水平,现在试点进行利率,高利率的水平肯定会趋于下降,甚至会被商业印象同化?

  到那天还是这样的模式我走不下去,坚持不了,按照现行的管理模式,大家都春蠢蠢欲动,包括我也想转,如果有合适的路子走出去,我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面,适当地扩张规模地,通过扩张规模来获得收益我会继续走小额贷款的路子。

  主持人:再请另一位朋友,方培林,方先生很厉害,在20多年前的1984年就成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我们谈现在,今天大家在看到温州有这么多的金融改革,包括我们要支持有条件的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从你个人经验来说,你觉得什么样的条件具备了才可以来做这样的转向?

  方培林:我想向中央建议,不要把小额放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小额就是小额的,就是放贷公司,它是用自己的钱去放,只放不存。

  村镇银行有存有放,概念不一样,不会再琢磨,为什么中央一定要提出转,又要金融参与,我想来想去想通了,当时中央可能出台《小额放贷公司试点指导意见》,我想可能觉得你们这些人对做小额放贷公司的信心不足,本身这个钱可以借贷,干嘛几个人组织起来要让你管,又没有好处,利率又控制,又要交税,后来政府想了好,你们做的好会成为村镇银行。

  主持人:这是方式解读,待会给我们权威解读。

  方培林:第二个,一定把小额放贷公司转掉之后,剩下的小额放贷公司就是二流货了。没有这个必要。

  第三,中央如果要小额放贷公司真正做得好,其实很简单,为什么给到注册资本金50%,给到100%,200%为什么不行。我想,中央迟早会把这个额度放开,10%是绝对能达到的,所以我希望做小额放贷公司的同志,两倍三倍的时候一定会到来。

  主持人:我想问问方先生,为什么轮到别人让人家耐得住寂寞,你20年前自己办了一个私人银行?

  方培林:我是歪打正着,机会也不好,风险也很大,但是这是历史,在1984年的时候我是苍南县一家医院的员工,日子过得好好的,但是看到医生可以收红包,自己心理不舒服,又赚不到钱就想下海,我感觉我们苍南县民间利率比较高,我想能不能办一家民间的银行,把民间利率平一下来,这是对民间有好处的。我抱着这个想法找镇委书记我想办一家民营股份合作社,他比我更开放,他说干脆办钱庄。

  主持人:这一点是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因为20几年来,在温州这片热土上金融改革就是这样的风起云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上演。

  方培林:就这样新中国第一家私有银行在我自己老家诞生。

  主持人:您是前辈了,以这样的目光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后辈,您给他们预测一下他们的发展前景。

  方培林:他们的发展前景很好,社会很需要。另外,我对小额放贷公司有我独特的见解,我想跟台上的领导共同分享。

  主持人:国家为什么要让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张主任觉得有道理吗?

  张震宇:这是人民银行总行和银监会共同制定的,初衷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瞎猜。但是从我自己这几年做这个事情,从我的理解看,小贷公司我非常赞成方先生讲的,小贷公司就是小贷公司,但是小贷公司里面办得好的,办到一定程度,为什么不可以转呢?

  当时我们在起草时就是跟银监会争这一点,银监会也写在这里,既然是写在这里了就要试,担心的一点是人才,人才是我们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小贷公司的一个弱项,现在我们所有的办小贷公司的人,总经理都是银行出来的,所以温州的小贷公司才能办得那么健康。

  但是你要转为村镇银行的时候,银行跟小贷公司完全是两回事情,银行的要求更高,它的风险比小额贷款公司更大,小贷公司放的资本金,放完了收不回来清盘,对社会没有影响。村镇银行按照资本金10%可以放大到10倍,也就是说90%的资金是我们在座的各位老百姓,如果这一家村镇银行办得不好,大家来挤兑因为没有后盾。温州某一家银行如果出现风险,它的上级行会帮助,资金可以调过来,最后人民银行还有贷款。但是村镇银行你是法人,经营好不好靠人才,靠管理。国家在设定这个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最后的风险会怎么样,又回过来讲,这次能转的话,对一些好的,下面这话代表我个人的意见。

  我想转小贷公司是哪些可以转。一是时间办得长的,有经验,也就是说你的人才很多。二是规模要大,资本金规模大,现在最大的规模已经超过8亿,8亿的资本金借1:1,或者50%就是16亿,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三是在经营过程当中,省政府每年都评优、良等级的小贷公司,这种先试试看,把这个先捧出去。对我个人来说,我作为温州小贷公司主管来说,我不想把优质的送给银监会,我为什么不把好的留给自己这里,但是为了事业的发展,我宁愿把好的送给银监会。

  主持人: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让我们现场讨论地非常热烈,我今天带来了改革方案,其中有这样的一条,方案当中第二条是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者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等新型的“金融组织”。“依法发起设立”是不是意味着未来的我们的制度会稍微放宽一点,我们的民间资金会有机会进入到我们列的那么多机构当中,朱教授怎么来理解,依法“设立”这样的表述?

  朱宁:这不是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跟实体经济有紧密地结合,同时对整个金融风险有直接影响。对于发起民间机构我给大家举一个非常切实的例子,在座各位听说过美国有一个高盛银行,现在按资产来算已经是全美第五、第六大银行,在金融风暴之前,高盛本身是投资银行,但是美国这个央行想把高盛变成商业银行,高盛一直不,到了金融海啸来了之后,高盛自己哭着喊着想变成商业银行,这个有什么区别。

  这样一来一往,最大区别是一旦出现了很大的金融风险,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来讲,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存活下来,必须要有足够的担保和足够的支持,不论在国内还是其他海外任何一个市场,最有利地支持是政府的支持,只要我们被监管起来,我刚才讲为什么小额贷款公司办得好像有兴趣变成村镇银行,被监管有被监管的成本,但是也有被监管的收益,最后到了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我们有坚实的上至央行,很多地方的银监会,哪怕银行总行,再大不了还有外汇储备,我最后是比较安全的金融机构。

  这一点在发起跟设立任何一个民间机构的时候,在考虑它贷额,无论是多小,多么区域性,每一个金融机构对金融体系产生效应。

  主持人:您的观点让我们发现,现在大家的探讨就聚焦在村镇银行到底是不是小的贷款公司转型的最优的选择,或者是最合适的选择,您刚才提到美国的几点,我身旁的彭先生在香港银行机构有多年工作履历,在香港还有另外一种牌照,是发金融牌照是介于两者之间,您看来村镇银行是他们最优的转型机构吗?

  彭文生:小贷公司大有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是讲金融机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怎么样促进小贷公司本身的规范化的增长,我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工作过10年,香港是一个很大的金融中心,有很多大的金融机构,也有很多的所谓财务公司。

  这种财务公司注册单位不是金融管理局,也不是政府的经营管理单位,你要开一个财务公司要去检查局去注册,检查局查犯罪记录,只要没有犯罪记录都可以开。小的贷款公司,财务公司是用自己的钱,所以风险自己承担,如果要吸收存款,那就很不一样,但是香港有一个社会法制的基础,是一个环境促使所谓的财务公司很难做擦边球的事情。

  按照香港银行的条例,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要受到惩罚的。小额贷款公司我自己的看法,第一,要放松管制,它的风险自己承担。第二,还是依赖于社会的信用机制,法制这样的环境。

  主持人:无论我们前面的哪个探讨聚焦的都是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让大量的民间资本可以在规范化、阳光化过程中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但是对于温州的实体经济发展来说,前一段时间大家看到了很多我们不太愿意看到的情形,尤其是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所谓的跑路新闻,倒闭的新闻也好,这些都是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太愿意看到的。

  其实有一个矛盾摆在我们面前,温州民进资本如此风雨,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实体经济不能从中得到建议,不能在金融方面得到好的帮助,我们想问一问在温州工作和生活的企业家们,现在的金融环境在我们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你觉得欠缺什么,你渴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在这里没有得到?

  周德文:老百姓就比外国的老百姓要笨吗?实际上这种顾虑我认为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我到德国、日本,甚至菲律宾去考察过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日本一直到农村里面都有两三家小银行,规模是很小的,都是老百姓自己在经营的,经营的很好,所以我觉得把还是观念的问题。这个如果不改变,实际上就很难去让民间资本金融服务,这个不能进入,我认为改革是打折扣的。谢谢。

  主持人:周先生一直在强调民间资本要更多地进入到金融机构当中,我不知道在现场的这些国有的银行听到这样的观点你们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我找两位来听听你们的心情。一个是工商银行浙江分行行长助理,还有一位是建行浙江分行行长助理王演义。

  我听出大家有一点小小的抱怨,国有银行没有充分看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我们要另另辟蹊径。

  观众:不解决企业的难题,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要破解的难题,也是中国所有金融急救现在破解的难题,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事实上这几年我们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服务的做大量的工作,这里面中小企业为什么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反响那么大。解决不了,除了中小企业自身在发展中一些信息不透明,财务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以外我们作为银行也在思考,自身的商业模式上,是不是也值得反思的地方,这里面非常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力成本,因为传统商业银行是小企业和,我们现在传统的做法一个客户经理能服务的客户数大概50到100个,如果再做上去一方面服务能力跟不上,另一方面我们对客户的风险管理能力也跟不上,比较怕。

  这些年来,包括我们建设银行在内,都在积极探索能不能找到破解融资难的难题,我们找到了一些,也尝试了一些,比如我们尝试做的网络,借助科技的手段,通过这种大规模地协作机制我们批量地服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也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这里面针对温州金融改革,我觉得有一己逻辑上的大家可以探讨,是不是传统金融体系服务小微企业和民间资本服务小微企业逻辑上断开的完全科技探讨在一种协作的机制,这种协作的方式,去年省政府工作组跟温州政府也找到了这样的模式,比如我们搭建了温州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温州民间资本服务平台,是一种协同机制,效果也非常好。

  主持人:请侯念东行长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侯念东:基本上差不多。

  主持人:对于我们的企业家来说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金融服务体系,给大家带来的帮助,能不能罗列一些条件,我们让大银行和小银行都来说一说,能不能满足大家需求。

  观众:我是实体经济的企业,这次金融改革的目的首先有一点是要扶持实体经济,其实现在的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很大的问题就是融资成本高,就是利息高。特别在去年的现象,许多企业亏,有些出现跑路的现象,另外我们的银行是暴力的,银行在叫苦,我觉得我们感觉好不好,企业是看这个。还有就是民间融资能不能降低,解决融资成本问题。

  刘元春:这是否认重要的问题,一个是能够贷到钱,另一个是贷款的成本,我们做的方案里面很重要的就是要规范民间融资,阳光民间融资,同时使民间资本能够很顺畅地破除我们在金融领域里面的玻璃门的障碍,因此把民间金融浮上水面很重要的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度的建设,人才的建设,使他的风险能够降低,而这个风险降低实际上就能够使我们的融资成本大幅度下降,为什么民间拆借成本这么高,是因为大家风险意识还是很强。如果没有高成本地话,我不会放贷给你,第一个我们我觉得能够降低的。

  第二,如果我们民间资本能够通过发起参与设立一些村镇银行和障碍,新型的金融机构,破除原来我们所面临地魄力门和弹簧门的障碍的话,我们所多层次的近影竞争的格局就会形成,这是有益于我们现在的国有体系,这样的差额的收取,最重要的收取。如果温州的政府改革能够有一个杠杆效应,能够带动其他的改革也能推动起来,特别是利率市场化,能够推动起来,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这一个由于利率监管、信贷监管所带来的这样的银行的利润,较高的局面。

  我觉得就会改变,我们广大的小微企业相应地这些资金成本就会降低,我觉得在这上面应该从我们综合改革的理念来讲,这三个途径应该是比较能够有效解决融资成本的问题。

  主持人:找大银行还是找小银行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朱宁:越容易借到钱的人越不容把钱借给你,我们好的时候哪家银行最后愿意把钱借给我们的企业,无论是我们国内的金融改革也好,当年在海外的很多也好,中小企业发展里面也好,政策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政策的导向不只是说哪些银行可以提供借贷,更多是说能够进一步降低,只是把所有的关节都落在旧体系里面,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为银行本身面临最简单信息不对称,我们讲旧车市场坏车的问题,你去买一辆旧车。为什么银行从中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担任中间人的角色,一方面承担有可能,一方面我来对这辆车进行检查,但是我觉得证监会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可能是对我们现有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会是逐渐形成比较友好地补充。我们要发展高收益债券,对于垃圾债权,垃圾债也是闻着臭,吃起来也挺香,直接的投资方面和企业见面的机会,以相对高于银行的存款,低于股市融资的成本,帮助企业融得比较大的金额,我们讲的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温州固然是一个试点的往前推进,但是比较大的活跃金融市场,逐渐进一步地放松管制,推出金融改革试点,鼓励多层次市场发展,最终能帮企业家解决融资难和投资难的并存的问题。

  主持人:彭先生理解的金融市场是什么样的格局?

  彭文生:金融改革定律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来讲,我认为最大的贡献,或者说最大的贡献就是摸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主持人:还有几位嘉宾请谈一下。

  泰龙银行行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也是个老话题。这几年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利率国家和监管部门都非常重视。

  这几年国家和监管部门持续地推进和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该说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我们行里要不要做小微企业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化小微企业,我们银行是村镇小微企业的村镇银行,各位专家都讲很多,小微企业是世界性难题,存在着担保难问题,收益如何有效地分配成本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世界性难题不是死题。

  我们大量推行不需要抵押的以信用保证的方式,目前我们行里面抵制所占比重不到5%,信用达到50%以上,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们进行流程改造和中国的授权承诺,也就是老客户的代表是3小时之内到账,新客户是三天内给予答复,这样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种需求,同时也实现了我们自己银行内部的商业可持续的问题。

  从07年跨区发展以后,我们这套商业模式在上海,杭州、宁波,这些大城市进行了落地,一个是当地获得了解,我认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的,关于这类如何做到工作。这个服务不是单一地代表,而是需要建立一个综合地例题性的服务,如果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构建一个差异化的特色化的环境,我们自己现在小微企业行业,开展了小微企业行业论坛,搭建小微企业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高附加值行业服务,这方面一直在探索。

  主持人:王行长介绍了很多泰龙银行的做法,我们更多希望听到当金融改革推出时你们如何更好来服务我们的实体经济,所以大家可以来联系一下我们的金融改革告诉我们,你们现在的思路和办法,时间的关系需要给各位限定一下时间了。另外还有两位行长。

  行长:刚刚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以及一些企业家的资金方面的需求,温州金融改革要以仅仅抓住解决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点,实际上民间金融、小贷公司的发展跟银行业的发展是共公升共融,目前温州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是比较紧,比较民间小贷公司,民间金融以后能够解决流动性问题以及社会上的整个信用,这是一点我的看法。

  第二,解决小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感觉要从需求划分。实际上去年有些资金融不到,或者资金成本比较高,往往是投资性的需求拖累了正常生产经营流动性的,投资性都是的回报率,投资的收益相对高,期限比较长,银行如果是区分两位需求,相对地既能解决投资性的需求,那么银行对都是性的需强、利率、收益肯定就要高,价格要高,不核算企业就少都是一点,慢一点来,正常生产经营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流动性,但是承担不了高利息。

  我们只能作为银行业支持中小企业来讲,也要降低融资成本,支持流动性。

  主持人:第三位行长。

  行长:这次温州金融改革讨论,我感觉非常有意义,作为商业银行来讲,温州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不差钱,同时又缺钱,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讲怎么把渠道做通是我们要做的事,刚才讲了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也好,反过来讲我们现在的商业银行在这一块做的还不够到位,从我们行的角度来看,把发展中小企业是我们作为未来规划的重点,所以在这方面我是这么一个观点,过去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政府给了很多的政策,比如像贴息贷款,但是我感觉还不够到位,在这个方面我们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靠市场来解决,但是在初期市政府跟银行、企业还是可以可以协作,比如成立风险管理基金,在这方面我给张主任也提了我们的报告,从发展来讲我们有新的大股东。

  平安集团加入以后,我们会利用集团本身的优势,我们本身就有200多万中小企业积累了很多经验,有更合适的方案跟政府和市场结合基础,为中小企业服务。

  主持人:很多银行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提供更多帮助,我们的董事张鸿在温州采访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之前也多次到过温州,你接触了非常多温州的企业,对于目前温州企业来说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张鸿:这一个星期以来,我是想采访,但是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的目标是实体经济,我们要服务的是中小企业,这个目标不能忘了,在我们谈论小贷公司如何转成村镇银行时,我们很多时候是谈论金融机构如何变成银行,如何更有好的持续的盈利能力,但是我们忘了它为什么要变成村镇银行。

  昨天我去采访一个老总,我问发起人什么背景,他低头看了一下我的鞋,你的一只鞋底是我们的材料。我觉得这是温州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这么多年来温州成功的经验,就是野蛮生长,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野蛮成长会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就是创新。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边有水,有很多钱,但是在岸南边有很多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怎么把水一个桥梁运过去,我们改革允许摸着石头过河,是否允许河着石头运一把水过去,缓过劲来。我们要反思去年遇到的很多问题,那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今天是不是已经反思清楚了。

  比如说大的民营企业,有的产业做的很好,持续盈利能力也很好,但是硬要升级,被动升级,升级以后银行送来大笔的钱,政府给了大笔支持,但是升级的项目比如说高科技的新能源的,并不是他熟悉的,所以亏了钱他要跑路。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他自己也知道,这是被动。

  中型企业,在银行能拿到钱的企业,在09年会有大面积银行求他完成帮我们完成放贷任务,我给你20亿,他们必须把吓花掉。他们花不掉,第二年踩急刹车,你把钱还回来,我会给你新的贷款。

  但是很多企业给我说,当我不把钱还回去,钱就贷不不回来了。更小的企业就是靠灰色的地带。我们的目的是要扶持温州的中小企业,让温州成为非常健康的经济发展的这样城市,我们不着急,我们不着急在金融上迈那么大步子,在很短时间内把金融的产业占GDP的指标列为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比例,我们要让实体经济稳健地发展,给它水、粮食,让它活过来套用一句我们经常引用的话:我们走的太远,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

  主持人:你提到的出发点是金融改革试验区,目的是经济实体经济奏响更好地发展未来,张主任之前曾经接受过一个采访,在这个采访当中也提到说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当中,我们都将诞生100家小贷公司,50家村镇银行,这个数字上让我们觉得会有很多帮助,但实际在现实生活当中他们的崛起,他们的诞生会不会真正给到这些渴望成长的中小企业,一些融资方面的帮助。

  张震宇:我讲过发展100多家小贷公司,没有讲过50家村镇银行,不知道谁说的

  主持人:50家银行纯属谣言。

  张震宇:村镇银行不是在金融办,这是银监会的事情,我不能把它的审批权说我的事情。小贷公司现在因为省政府已经授权,所以一次性批了30家,让我们招投标,刚才我看到了,我们的小额贷款公司放了节奏,我就变成了一个两边受骂,两边不是人,想办的人骂我太慢,这么多,你为什么发展那么慢,一家一家来做,说我办得太快的,讲到一个词汇,野蛮发展,浙江的小贷公司不止温州,在审批的时候我们有一套机制,包括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工商局,公安局,财政局等等一些部门都在,所以浙江省现在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及而且每一家发展布朗率都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而且利润和收益,包括中小型支持是可以的。

  别看三年半120家,如果要在每个乡镇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服务,那还是不多的,我们今年再发展30家也只是到65家。从我个人来说,这是很大的方面,评论员包括专家也讲了,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这个发展是一部分,我们这次改革就是12条更多发展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问题是我们今后这次改革的一个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地方资本市场发展,所以这一次,人民银行行长来了以后他也明确表态,作为人民银行这一块,他有很多手段来加快发展。证监会打算第一批也在温州先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让温州的投资人得到比在银行存款,或者是比一些其他低收益的投资更好的一些报酬,我们的小微企业能够得到直接地融资,但是这个收益,这个付出要比银行贷款要高,我们现在跟证监会在讨论的时候,你这个价格要定在小额贷款公司以下,银行贷款以上的区间融资,这样投资人能够达到收益,中小企业能够比较低的资金,这是一个资金。

  另外,我们对中小微企业发债条件太高,能够在温州有条件发企业债的,或者在银行间发融资融券的这种条件太高,温州的好多企业不符合。你说正泰缺钱吗?正泰的企业去年发债有什么意义?我们缺钱是在座的很多小微企业,而这种小微企业恰恰是现在我们这个制度不能去的。

  现在很多企业开财务公司,按照现在财务公司的条件,温州有四家公司,大公司符合这样的企业办财务公司,到大量的中小企业对接去,这个条件也太高。改革要建立机制,改革要建立一些低水平的一些条件低门槛的条件进入,这样才使我使能够做得更好。此改革不仅仅就是为了做好贷款,还有直接融资,而且我们设置了制度是让小额贷款投资人有地方投,大的投资有地方投,更大的也也有进入金融机构这个机会跟大家说一下。

  主持人:谢谢张主任。关于温州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讨论远远都没有结束,当我们讨论了我们已经做好的各种准备开始启动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其实在整个过程当中,还需要做到的就是风险的把控,我们把如何减少风险作为我们今天论坛的结束语,让每一位嘉宾最间接的语言告诉我们,未来能够在改革的懂事也能够管控好风险。

  在这次改革当中我们提到减少管制,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监管权可以下放,如果下放资本的逐利跟我们监管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各位准备一分钟,最精彩的语言,在这里让马津龙先生补充一分钟的任何观点。

  马津龙:改革这些年之所以难以推进是因为改革共识,选择试验区的方式希望把改革推进,同样地针对试验区方案,如果不能形成改革共识,不能从改革的意义上去解读、去执行的话,这个方案照样可以流于形式,变得没有意义。小额贷款公司央行已经有意见了,村镇银行也有意见说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转变成村镇银行,银监会已经发布文件了。但是就金融机构来说地,它作为竞争性的,排他性的产业,一般意义上说适合于民间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民营机构也是存在的。

  相比而言,最差是国有和民营在一起的,我们恰恰是选择最差的,我们选择的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单位的,而且作为最大股东控股的村镇银行,不用说它是作为发起单位,只要它有点在里头,不可能优势、劣势的从这样的意义来说,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但是制度上来说是优于村镇银行。从改革意义来说是保留小额贷款公司民间信息而转为可以融资的民间银行。

  张小燕:我觉得今天我们这个是源自中央的12条改革意见,我们更多都关注钱,忽略了金融危机背后的道德问题,因为央12条第10条就是说金融成心建设问题,我们要建设硬件,不要忽略软件,温州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关键的关键,温州原始民间有金融信誉,借钱不允许打欠条,现在我们不要因为有了一些小小地下次出现就像给小孩子洗澡,泼污水把澡盆和小孩子也一块泼除去,因为温州老板跑路温州老板跳楼但是温州人认定换钱的精神没有跑路,也没有跳楼,刚才这位先生说,剧本有瑕疵,温州人能演好这出系,我想有信心地告诉你,温州人既是数学家,还有艺术家,这台戏能张好,能演义轰轰烈烈,非常精彩的经济改革大戏,谢谢。

  主持人:听听台上几位嘉宾对于这次改革在前行懂事更好作为风险管控,提出你们的建议。

  张震宇:这是我最近半个月来的感受,我们想得到试验区,现在已经得到了以后,感到非常有压力,改革创新如率波冰,但是我们有压力,我们更有信心把这次在温州的金融改革做好,谢谢大家。

  刘元春:序幕已经来看了,但是序幕是危机中拉开,我们更需要审慎,但是不等于不部分不要监管,管制不等于监管,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重建信用体系,在稳重完善的信用体系里面和社会信誉里面来推行我们的各项改革。

  彭文生:监管只是一部分,有些部分是来自于市场,怎么样考虑市场的风险控制的问题,社会的正义性体系的建立,还有退出机制,我们来借鉴新的体制,一个新的机构,如果做得不好,能不能借助,这可能也是一个市场的本身的问题。

  朱宁:我觉得金融改革推出创新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根据过去温州经济的发展,放心在温州这么火热的历史中,能够在新的政策下面可以更好运用这个政策,进一步推动资金达到一个新的台阶。谢谢。

  主持人:中国人对于改革并不陌生,改革就是一条没有固定前行道路的探索,在这条路上没有经验,但我相信一定还有精彩。我们希望在今天我们论坛探讨的温州的金融改革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精彩出现在中国改革的之路上。

  谢谢各位关注中央电视台高峰论坛,谢谢各位到场的来宾,谢谢各位的分享,下次见。

投稿到该栏目 | 展会入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

也许您感兴趣 更多
会展视频更多
关于Homelife全球系列展 Homelife全球系列展布局波兰、土耳其、南非、约旦、巴西、哈萨克斯坦、埃及、阿联酋、印度九个市场
2016年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时间: 2016年6月18日-21日 地点: 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规模: 10万平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 第十八届DMP东莞国际橡塑胶及包装展 18thDMPChinaDongguanInternationalMouldandMetalworkingExhi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