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会上市民买到假货
宁波日报记者 单玉紫枫
前天,第11届消博会在我市落下帷幕,数万客商在这里觅得商机;另一厢,“消博会买到假货”的传言却甚嚣尘上,各种“吐槽”散见于微博、论坛等网友聚集地。
两种现象,相伴而生。这究竟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还是另有隐情?昨天,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多名市民买到假货
每年6月是宁波固定的会展季。10日,市民郁女士趁周末带上儿子逛展会。她在6号馆逛了一圈,先后买了红枣、玩具车、非洲工艺品等,但“最划算”还属一种名为“我的美丽日记”的台湾产面膜。“3盒才100元!”郁女士说之前她在香港买1盒要近100元。
“大家都在买呀!再说了,消博会‘门槛’这么高,谁能想到有假货?”郁女士心动了,跟风买了6盒,还得意地将“战利品”拍照上传微博。然而昨天,当她准备试用时,一股刺鼻的香味扑面而来;再跟家里的真货一对比,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假的!“中奖”了!
无独有偶,网友“草皮熊”等人也有类似遭遇。
不少市民竟在消博会上,与假货“短兵相接”?
福明派出所已立案
记者联系了消博会组委会——市外经贸局。工作人员证实确有其事!她介绍,前天,组委会曾接到数起售假投诉。但组委会并无执法权,随后由工商部门出面,当场收缴了两家流动摊贩的货物共计4大箱,产品涉及面膜、香水及阿胶,价值三四万元。
目前,该案已移交至江东福明派出所正式立案调查,但涉案货主至今不肯露面。“卡就卡在这里,如果能找出货主,就可以为消费者办理退货,挽回损失。”工作人员坦承,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她同时承诺:如果消费者要求,组委会将代付这部分损失。
记者在消博会官网看到,“展商要求”一栏中明确指出,“国内参展企业均需具备进出口经营资格”,且“参展企业承诺在消博会展馆不零售商品”。那么,“流动摊贩”如何混入?
三大关卡严防死守
“流动摊贩”只是“客气”的说法,这类人在展会界还有个专有名词——“会虫”!工作人员介绍,“会虫”指那些没有正式参展资格,却利用展商众多、展会时间短等特点,潜入展会,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人。
组委会称,为了杜绝“会虫”,本届消博会已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首先,多处提醒“消博会不零售”。如门口卖票处提示,展馆内广播循环播放“请勿购买零售商品”;其次,“馆长”制,定点监督。消博会每个馆中设有3个现场管理人,分别由组委会人员、展馆管理人员及展馆搭建维护人员构成;第三,不间断巡逻。展会开放时间,特设一支10人小分队在2-8号馆不间断巡逻,严防死守。
“会虫”依旧无孔不入
然而,消博会上“会虫”招摇依旧。工作人员分析,一方面可能因为部分参展客商提前撤展,“会虫”以市民身份潜入,随后占据空置展位;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参展商在展会后期,与“会虫”拼摊,如以1000元的价格出租半个展位。
“会虫”?市民?真假难辨!组委会对此颇感无奈,称这是全国展会界面对的一大难题。
市外经贸局贸发处的刘处长对记者表示,消博会本是一个对外开放、促进外贸进出口的平台。当时决定对市民开放,正是出于便民考虑。“但现在,就像打开一扇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几个苍蝇也进来了,令人防不胜防。”刘处长说,下一届,组委会将进一步加强“防守”,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同时加强宣传,杜绝此类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