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州一流展览服务来源: 发表时间:2020-06-08 12:18:09关注 次 | 查看所有评论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应用推广、产业政策、技术创新、配套设施等方面不断发力,产业链效应凸显。但是,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核心技术依赖国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相对不够、关联企业配套率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聚集效应不强等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协同发力,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一,集中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清单确定制度,充分吸收专家、企业等各方意见,充分有效运用资源。重点支持电池系统、新一代电力电子功率器件、分布式驱动控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与车辆互联互通、多能源高度融合智能电网、车载芯片、电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高端零部件、动力总成集成控制开发等核心技术部件的攻关。
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制与试验分析、协同创新等全方位的合作,搭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完善技术领域创新激励政策,发挥出最大潜能。
第二,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强调某一因素对产业链的作用,而应当全面考虑产业链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围绕“电力供应、场地供应、设备供应”三大问题,建立相关申报建设制度,使充电桩建设有法可依、有利共享。将充电桩配比纳入新建小区和公共场所建设规划,也纳入到老旧小区和公共场所改造中,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充电桩导航系统,及时查询充电设施相关信息,解决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矛盾。
突破新能源车身设计,统一电池标准,简便更换流程,使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新能源汽车在任何站点能方便快捷地直接互换电池,破除充电时间过长的弊端。进一步降低充电单价,减少充电成本,放大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创新充电桩商业模式,大胆探索“私桩公用”模式,拉开电力购买成本和充电价格差,使其有利润空间。
第三,强化政策制度创新培育内生动力。切实落实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重点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机制,引导商业性、政策性信贷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协调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企业以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创新制度供给,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厚植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潜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完善政策机制,创新制度供给,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形成梯次合理、势头强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工业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合与服务改革创新力度,破解传统生产要素的束缚。
第四,大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市场。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把握新特点,在学习规则的过程中参与规则的制定,同时灵活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动新能源汽车走出国内市场走向国外市场。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在政府部门、城市交通、专用领域的应用比例,以市场换产业、换投资。降低生产、物流等成本,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推动企业抢占私家车主阵地,撬动广阔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加速进入国内外整车企业全球采购体系,支持优势零部件企业深耕细分领域,不断增强在全球汽车产业体系的话语权。
鼓励国内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等企业重组合并,充分发挥各企业优势,在技术、品牌、市场、人才等方面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着力拉长产业链条,避免同质竞争,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把握“一带一路”倡议上的商业契机、与沿线国家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努力打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新优势。
— 绝佳商机 —
NEA 2020举办时间正值“广交会”期间,享有“中国第一展”美誉的“广交会”,每年参加的采购商大约20多万,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将通过一系列途径充分借助“广交会”全球买家的巨大资源,并通过组委会客户关系邀请系统向国内外三十多万采购商发出邀请,与“广交会”采购商进行互动,借势兴展,同时弥补“广交会”内销的不足,形成“一内一外、相辅相成”的作用。以“广交会”庞大的客流量为依托,中外数十万采购商云集,内销出口两旺,商机无限,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巨大商机全面彰显,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
— 参展回报 —
与各省、市、县发改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市政、电网、交通、公交、出租、汽车、金融租赁、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专家、863专家及行业资深人士面对面交流,同每个国内外采购决策者面对面交流,和意向客户达成交易,在专业客户中扩大品牌影响力;建立海内外分销网络,拓展国内外市场;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开拓新市场;了解竞争对手及行业发展趋势;洞悉国际技术与资讯;约见老客户并发展新业务。主办方将向自有渠道、媒体以及国内外合作伙伴累积掌握的行业买家数据库发出邀请,接近30万条有效的买家数据资源前来参观采购。
展品范围
◆ 纯电动车:轿车、大巴、公交车、各旅行车、物流车、各种纯电动特种车(环卫车、电力车、邮政车、高尔夫车、房车、叉车、搬运车、旅游观光车、医疗车、警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
◆ 混合动力车:轿车、大巴、公交车、各型旅行车等;
◆ 其他能源车:燃料电池、氢能、太阳能及氢能源、生物燃料、天然气、超级电容、空气动力汽车等各种新能源、清洁燃料及低排放、环保节能型车等;
◆ 零部件及动力驱动系统:低排放节能型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及清洁燃料发动机;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整车总线与控制系统;驱动电机、电动控制系统;充电装置;储能装置等;能源管理系统;电力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飞轮、逆变器、电热泵、电动助力转向、电动空调、轮胎、线连接、电磁技术、相关材料、功率模块等;相关材料、工艺、技术;相关检测、监控、试验、监控、安全防护装备;维修、制造设备和工具等;
◆ 充电设施:充电站智能网络项目规划及成果展示,加油站扩建充(换)电站、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展示,太阳能、风能互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技术产品,充电站充电机、充电桩、配电设备、变压器、更换设备、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置、配电柜、电览、直接充电设备、管理辅助设备、充换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停车场充电设施、智能监控、充电站供电解决方案、充电站等。
◆ 其他: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及系统控制设计,智能汽车及车联网产品、移动互联等。
※ 展会日程
报到布展:2020年10月11-12日
展出时间:2020年10月13-15日
撤展时间:2020年10月15日下午
欢迎业界同仁踊跃报名参展,现正接受申请,请速与组委会联系,索取参展申请表及展位平面图!充分利用NEA 2020,巩固您的市场地位!
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将深入贯彻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秉承创新、融合、开放、合作的理念,持续优化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研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发挥标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优化标准体系
(一)加强标准顶层设计。以产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和新技术创新发展为导向,全面梳理电动汽车在研标准项目和未来五年标准规划,加强重要标准的前期调研和效果评价,集中开展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法规比对工作,确定分阶段建设目标与关键工作节点,完成新能源汽车领域“十四五”标准体系编制工作。
(二)制定标准工作路径。根据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提出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发布《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第三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二、加快重点标准研制
(一)电动汽车整车领域:完成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的技术审查,开展在用电动汽车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及测试规程相关标准的预研;完成纯电动汽车能耗与续驶里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并履行报批程序;推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修订立项。
(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加快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枪、加氢口等标准的制定,完成加氢通信协议的标准立项;推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等整车标准,低温冷起动、能耗与续驶里程、动力性能等整车试验方法标准,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动机、空气压缩机、车载氢系统等关键部件标准的立项。
(三)动力电池领域:开展满足不同需求的动力电池安全试验方法标准的预研,加快动力电池电性能和循环寿命相关标准的立项;开展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等标准修订预研,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完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放电规范和梯次利用产品标识等标准的技术审查,征求梯次利用设计指南和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规范等标准的意见。
(四)充换电领域:完成传导充电电磁兼容相关标准的审查与报批,征求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的意见,推动充电连接装置通用要求相关标准的修订,开展大电流充电测试验证工作;加快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要求与测试、电磁兼容性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完成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标准的审查与报批。
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一)积极参与全球技术法规协调。切实履行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框架下法规制定工作组牵头方职责,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第二阶段工作,深入参与电动汽车与环境、燃料电池汽车工作组框架下相关技术法规的制定与协调。
(二)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系统跟踪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委员会(IEC/TC69)及其下属工作组的标准制定进展,以电动汽车安全、动力电池、充换电、燃料电池汽车等为重点,组织国内企业、技术机构和专家积极开展专项研究和技术验证,研提国际标准提案并深入参与制定。
(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依托中欧、中德、中法、中日、APEC等多双边合作对话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深化重点领域的标准合作;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机遇,重点加强与东盟、中亚等国家的电动汽车标准化交流,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走出去”。
找展会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