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70个,新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40个;到2025年,武汉城区实现“10分钟急救圈”。5月19日,武汉市政府公布《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建立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的三级院前急救网络,鼓励民营医院建立急救站点。
武汉市提出,市急救中心可以依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完善中心城区急救站点布局,到2022年,中心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70个。深化水、陆、空院前急救协作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水上、航空医疗救援服务。新城区急救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直属急救站点,也可以依托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急救站点,新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40个。
建制街道应当在街道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急救站,人口较少的相邻街道可以联合设立急救站,距离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在村卫生室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自有救护车按照属地原则,纳入当地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到2025年,城区打造“10分钟急救圈”,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农村地区打造“12分钟急救圈”,平均服务半径10—20公里;打造武汉市航空医学救护“1小时急救圈”。
武汉市还提出,完善救护车数量与种类配置,到2022年,全市值班救护车达到每5万人1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占比不低于20%,智能型救护车占比不低于40%,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5%以上;到2025年,全市值班救护车达到每3万人1辆,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6%以上。
在急救业务领域,建立完善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缩短呼叫反应时间。加快“120”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市、区“120”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并与省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开展急救呼救定位试点,到2022年,基本实现急救呼救定位功能;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救护车三方信息的实时互通。
《通知》要求,根据实际需要核定区级急救中心事业编制数量,合理配置市、区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按照4~5名/辆的标准为值班救护车配备随车人员,包括院前急救医生、护士、担架员和驾驶员。医疗机构应当鼓励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参加院前急救工作,并在职称晋升方面予以倾斜。(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王荣海 实习生曾秋云 张琪悦)
5月19日,武汉市15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市民之家安装并启用。今年底前,武汉市将陆续在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三站一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投放500台左右AED,为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这是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党支部、武汉市急救中心120调度科党支部、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办公室党支部、政务服务管理处党支部四个基层党组织在“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的实践之举。
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由于操作“傻瓜式”,非专业人员可为病人电击除颤,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故被称作“救命神器”。
武汉市急救中心主任乐薏介绍,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人数约54.4万例,相当于每分钟一例。猝死造成的死亡率有87.7%是发生在医院以外。最有效的救治就是及时用AED除颤,从而恢复患者心跳。当心脏骤停时,仅有4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AED的使用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10%。如果超过10分钟,则生存机会相对渺茫。而2019年,武汉急救车达到现场的平均时间是11分50秒。
据了解,AED的安装位置视面积和人流量而定,一般应安装在2至4分钟路程之内,以便快速拿取。市民之家日人流量约为3000人次,高峰时可达6000人次。当天投用的15台AED将安装于办事大厅自助服务区、主要通道、窗口等市民集中办理业务、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覆盖每个楼层。每台AED都有专人看管维护,确保能及时取用。
2006年,AED进入我国,公共场所开始配置AED。2016年,武汉市开始在部分公共场所试点AED 。军运会期间,各大体育场馆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配备了AED,武汉市现有AED不足千台。“AED的配置比例应为10万人/100台,武汉缺口甚大。今年还将投用500台,再逐年增加约500台,武汉AED的投用将进入快车道,以覆盖更广。”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负责人姜明说。
有部分已安装了AED的公共场所表示,AED虽好,但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装上了不会用,会用不敢用。”对此,乐薏大胆地说:“不难学!放心救!”
在AED在市民之家投用当天,武汉市急救中心就举办了现场急救技能培训。120名市民之家的一线窗口工作者、物业人员、保安等跟随急救人员学习心肺复苏和AED使用。
“确认心脏骤停后,先拨打120,再取AED急救。开机后,听从语音提示……”乐薏一边说,一边打开AED,机器分步骤提示“解开衣服,按图示粘贴电极片”、“不要触碰病人”等。
“随着AED投用,还将加大对投用单位的培训力度。同时,也会将急救培训送进课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地。”姜明说。
在培训尾声,乐薏提醒:“即使忘记了操作方法,也可以现场拨打120,调度人员会通过电话指导如何使用AED。”
为了化解救人者的顾虑,乐薏在培训中介绍,去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今年已施行。《民法典》明确了“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有爱心,就能帮到身边的人。”乐薏说。
“掌握AED的使用,只是急救技能之一,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乐薏说,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仅有不到1%,而在法国为40%,德国达到80%,日本甚至达到90%,我们的急救培训应该从进入校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