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议大使”?简言之,即为一个城市招揽会议的专业人士。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有“会议大使”制度,他们为各国争来了大量高层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会议大使”一般由城市旅游会议局遴选,牵手该城市突出领域的代表或隶属于国际协会的代表。
上海首个实践“会议大使”
全国范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看,实施“会议大使”制度的城市有三个:上海、杭州、北京。2006年,上海市旅游局在大陆首次实施“上海会议大使”聘任工作。2006年首批聘任7人。截至目前已累计任命了98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担任“上海会议大使”。
上海市旅游局国际旅游促进处副处长、上海旅游会展推广中心主任陈平说,“会议大使”是一项无偿工作,“他们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的热情与责任感去竞会、争会,去推荐上海。”
同为“上海会议大使”的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主任陈世益和复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表示,引进国际会议的同时也是推广自己的过程。“我们需要被国外同行了解,需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学科的发展水平,我们的专业程度。”
得益于“会议大使”的推动,近年来上海国际会议的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发布的数据,2013年上海举办国际协会会议72个,世界排名第29位,与2012年相比上升了6位。2013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会议有600多个,若严格按照ICCA的标准统计,应该是72个。
一般来说,规模大的行业协会都有自己的年会周期,一年或者两年举办一届,协会对于申办国也有很高评选标准,一些学科领域的年会甚至从未在发展中国家召开过。某些会议的申办流程、申办手续之繁琐复杂,真不亚于申办奥运会。
什么人能做“会议大使”
争取更多的国际性会议来上海举办,将上海打造成新兴的会议旅游目的地,是上海设立“会议大使”的初衷。
众多国际会议是散落在各个行业之中的,“如何将它们吸引到上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又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资源。”
陈平介绍,这些国际协会的年会很多都遵循会址巡回原则,申办流程与申奥差不多。
有些学科领域的国际协会历史悠久,每年或隔几年就会举办年会,但从未在中国召开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可能从未申请过。
国际会议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除了营销城市、展示城市魅力之外,更实惠的好处在于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据统计,全球每年召开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超过16万次,产值高达2800亿美元,尤其是一些高层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对经济社会的带动效应更为显著。这也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把目光投向国际会议,争相成为国际会议主办地的动力所在。而“会议大使”,作为一个为城市招揽会议的专业人士,也逐渐进入国内城市管理者的视野。
“会议大使”不限国籍、地域、年龄和性别,但要成为上海的“会议大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领军人物;在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协会内担任一定职务,并有较大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且掌握较为丰富的国际会议资源;愿意为上海会展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推介尽力;在未来2-5年内能够把促进上海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事业发展的国际会议争取到本市召开。
“会议大使”中不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两院院士。2009年,上海“会议大使”第四批次中还首次出现了外籍人士。
我国缺乏品牌会议
与城市知名度的积累一样,国际性会议的举办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又很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强求‘会议大使’一定能带来会议,他们在适当的场合推荐上海也很重要。”陈平说。上海不仅在乎来沪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更加在乎“会议大使”发挥的作用。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在40岁前就已组织过50个国际会议,他眼中合格的“会议大使”,要么带来一定规模的会议,要么为这个城市打造软实力。
叶定伟认为,在医学领域,中国自己发起的真正全球性的品牌会议还是太少。所谓的品牌会议,是要形成一个蝴蝶效应,外国专家学者不请自来,主动分享成果。
在我国,有些城市,尤其一些二三线城市为了彰显国际化程度,用财政经费举办国际会议,为国外参会者埋单。
召开一个国际会议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陈平认为,一定的财政补贴是必要的,但有一个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
陈世益说,希望国家能够进行总体布局,对一些货真价实的国际会议给予更多扶持,对会议场馆从财政上给予一定补贴。
文/杨卓琦 (原载于“瞭望东方周刊”微信公众号,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