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下,全市会展业围绕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目标,推进大园区聚集、大集团运作、大项目带动“三大战略”,推动会展经济效应持续发挥,会展活动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会展业综合实力领先中西部地区,跻身全国会展城市前列。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下,西安会展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大会展格局基本形成,会展管理服务机制基本健全,会展政策扶持体系基本完善,会展市场主体发展势头强劲,会展业综合经济效益凸显。西安会展业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中国十佳会展城市”以及“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等桂冠,西安已成为国内最具潜力的会展目的地城市之一。
一是会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十强。“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共计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978个,参展商156.48万人次,专业观众166.26万人次,普通观众3540.36万人次,根据商务部统计,西安市已跻身全国展览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的十大会展城市。
二是一大批知名会展活动落地举办。成功引进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广告节等国际性、全国性知名展会,大型品牌展会在会展活动总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大,会展业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三是会展法规建设全国领先。《西安市会展业促进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是全国会展行业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出台了《条例》实施办法。市财政会展专项资金额度增加到2000万元。
四是会展设施承载力大幅提升。全市新增会展设施面积10万平方米,启动建设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其中包含室内展厅约30万平方米、室外展场约10万平方米,项目预计于2017年建成。
五是欧亚经济论坛上升为国家战略。欧亚经济论坛成为国家级大型机制性涉外论坛,是西安的一张国际化名片。历届论坛致力于建立中国与欧亚各国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拓展了中国与欧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扩大了欧亚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欧亚地区的广泛关注。
2015年,西安会展业实现逆势增长,全年共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180个,比170个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6%;展览总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再次跻身全国展览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的十大会展城市。各类展会参展商28.8万人次,专业观众30.6万人次,普通观众651.6万人次,展会成交额1242亿元,创造社会综合经济效益104.4亿元,会展业综合实力继续领先中西部地区。我市先后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和“中国会展最具办展幸福感城市”;2015欧亚经济论坛荣获年度“中国十佳品牌展会”称号。
一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2015欧亚经济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共举办28项56场次会议活动,吸引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2180名政商学界代表参会,交流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模式,全力打造欧亚区域合作提质升级的“动力引擎”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安通道”。围绕“五通”领域达成众多合作共识,签署了近百个项目合作协议,特别是在论坛框架下成功举办了首届上合组织国家商品展,国内外1300家企业参展,达成各类商品交易合同额50亿元,论坛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功能不断提升。
二是发挥品牌展会引领作用,会展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自主培育和外部引进并重,积极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发挥会展业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我市各类品牌会展活动聚集发力。成功引进举办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广告节、好医术国际创伤骨科精英论坛等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活动,西安会展目的地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大力扶持培育老龄产业博览会等新兴题材展会,大型品牌展会在会展活动总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大,推动我市会展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是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会展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制定出台《西安市会展业促进条例》实施办法,依法规范会展市场无序竞争行为。联合市统计局开展会展统计工作,联合市质监局制定了《西安会展业名牌产品评价细则》,评选出首批西安会展业名牌产品。推广应用“展览通”项目,改造升级西安会展网、欧亚经济论坛网站平台功能,完善会展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功能。
四是践行“大会展”发展理念,会展业发展布局持续优化。制定了《西安市“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发展定位。联合浐灞生态区,积极策划打造大型展会项目,提前布局会展业“大场馆”时代。通过资金扶持、联合开发等方式,促进会展业与主导产业及优势资源融合互动,鼓励各区县开发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群众参与性强的节庆和主题展销活动,培育会展产业新增长点。
五是发挥会展业优势功能,服务推进全市重点工作。积极延伸会展产业链,大力拓展商务会展旅游市场。利用会展活动传播力强的优势,深化“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先进典型事例的宣传。积极落实市政府《关于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主导产业搭建平台,促进产需对接和技术转化,鼓励企业在丝路沿线城市举办各类特色展销活动,利用会展活动扩大交易、开拓市场。记者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