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会展中心,第十四届西部农交会现场,大量市民赶来购买农产品。本报资料图片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钞票。”正如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所说,会展业就是这么赚钱。
2014年,重庆举办了大大小小662场展会,会展业直接收入85.3亿元,由会展业拉动的消费更是高达682.4亿元。
如此赚钱,说明重庆会展办得不错,距离长江上游会展之都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但越是冲刺时刻,越不能被成绩冲昏头脑—人才缺失、“国际化”不够……这些难题都待一一破解。
平均每场展会刺激消费1亿元
去年,重庆成功引进举办了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第六届世界华人经济论坛、第91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75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第三届国际新材料大会、第7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第48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第19届中国汽车用品暨改装汽车展览会等活动。
事实上,去年以来我市展会规模、展商数量、专业观众数量以及交易额均实现新突破,其中,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成功落户重庆3年,中国汽车用品暨改装汽车展览会实现了引进后的永久落户,社会经济效果明显。据市商委统计,2014年全年,全市举办展会662个,展出总面积601.3万平方米;举办节庆活动520个;举办各种会议活动5038个;举办各种赛事演出活动210个……
“平均每场展会,就能刺激拉动消费1亿元。”市商委主任助理孙华培表示,会展经济这块被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之一的“诱人面包”,正在被重庆发酵得越来越大。
重庆建设会展之都方面取得的成绩,也被广泛认可—重庆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中国节庆名城”、“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重庆市会展办也荣获“2014优秀会展管理机构奖”等荣誉。
八成展会由社会和市场主办
“渝洽会”、“高交会”……重庆的会展业曾经主要靠政府办会来主导,展出规模很大,但却难以形成产业。
但去年,重庆举办的662个展会中,有537个为社会和市场主体主办,市场化率达81.1%。
“这表明重庆会展业已逐渐回归市场。”孙华培称,去年,重庆砍掉了197个由政府主办的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在商贸领域,仅保留了10个消费类展会由政府主办,其余展会大都由市场主导。
去年市商委下发的《关于切实推进展会市场化专业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市将加快推进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改革,按照成熟一个、放手一个的原则,指导其尽快向市场化转型。对明确政府退出主办的展会活动,要制定退出方案,指导其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市场;对市场化运作、有潜力的展会活动,则以积极支持的方式,引导其进一步走向市场化。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石健也表示,展会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会展企业不应该坐等成熟后再想着和市场接轨,而是要主动走向市场,主动跟上趋势。去年国博中心办展面积共计110万平米,3万平米以上的展会有23个,只有少数几个是政府主导的。
会展业仍期待更多人才加入
展会越来越多,做会展的人却越来越焦。
从元旦开始,石健出差的步伐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没办法,要赶着把今年有望落户的几个重要展会确定下来。”他说。
石健的忙,也反映出重庆会展业的人才缺乏,尤其是策划、招商、展会服务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重庆会展业发展的瓶颈。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重庆会展行业人才规模在6000人左右,而参照北京、上海等地会展业与人才规模的匹配状况,重庆需要2万人的人才队伍,缺口1.4万人。其中尤其以中高端的综合性策划、创意等人才最为缺乏。
事实上,重庆的会展专业大学毕业生在2009年才出现。好在重庆已看到了这块“短板”,并正在想办法弥补。
经过几年努力,人才缺口的情况已有改观—截至去年,重庆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已有12所,在校学生1000余人。去年12月,重庆举办了高校大学生会展职业技能大赛,市会展办负责人介绍,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对推进重庆会展行业“四位一体”(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的联动机制建设,构建重庆会展人才“智库”与高校大学生的阶梯式人才储备模式,引导会展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制订和职业培训的规范化具有积极意义。
该负责人称,接下来还会有新的高校涉足会展专业,在解决重庆会展人才缺口的同时,还将向目前仍没有会展人才培养体系的陕西、四川、贵州等地输送人才。
“本土味”太浓 还需“国际化”
重庆会展产业真正要做大做强,做出影响力,还需要提升品质。
重庆社科院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马晓燕表示,如果只注重展出面积,对进场展品质量把关不严、展会质量不高,最终会反过来影响到重庆会展的品牌。
她认为,重庆急需的是打造一批真正有影响力的“国际范”展会品牌。通过大展会带动整个会展产业发展,是国内外许多会展城市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发展道路。
2014年,重庆会展在这方面也有好消息。立嘉国际机械展览会成功通过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这是重庆首个获得UFI认证的会展项目。而国际展览联盟是迄今为止世界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
“除了引进已经成型的知名展会外,重庆还将根据特色以及产业优势做大本土展会品牌。”市商委会展处处长张建军表示,比如2014年的“重庆车展”,吸引观众超过50万人次,已经成为西部具有相当规模的汽车专业展览。
“下一步,我们要争取让更多像糖酒会这样的大型展会落户重庆,同时把渝洽会、云博会等成型的本土展会做出更大的影响力,直至成为国际品牌。”张建军称。
当然,会展之都的“国际化”还需要很多外界支撑,“比如许多国外商家来重庆参展,都不能直飞到达重庆,而是需要在其他城市转机,因此加快开设国际航线,对建设会展之都也是非常重要的。”石健说。